因為上面的標注寫的赫然是,大明康熙年制!
看到這幾個字,許伯安頓時一愣,這玩意兒什么東東!
大明!
康熙!
這兩個詞語許伯安都熟悉的很,但是湊在一起,怎么就覺得這么別扭呢。
眾所周知,明朝的皇帝有不少,但也絕對沒有叫康熙的啊。
康熙大帝,那是清朝的知名度最高的皇帝,更是華夏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啊。
這個知識點只要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且不是漏網之魚,都應該知道的啊。
趙云濤一個搞拍賣行的商人,這么明顯的錯誤他不會不知道吧,這妥妥的贗品啊,他不會擱在這里玩個性呢吧?
看到許伯安站在這里呆了一下沒動,趙云濤順著許伯安的視線望了過去,頓時笑了。
“怎么?許哥,看上這個盤子了?要不然送你!”趙云濤笑瞇瞇的說道。
許伯安搖了搖頭,道:“不是,只不過,這上面的出場標識,你沒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嘛。”
趙云濤笑道:“什么?你是說大明康熙年這個事兒啊。”
許伯安點頭道:“對啊,大明是明朝這沒錯兒吧,康熙是清代的皇帝,這也沒錯兒吧。這倆詞兒整一塊兒,咋滴,這是穿越了啊。”
趙云濤笑著解釋道:“不是,許哥你搞錯了,這玩意兒不是假貨,是正兒八經的康熙年制成的官窯瓷器。”
“啊!”許伯安驚詫的發聲一下,等著趙云濤的解釋。
趙云濤笑著解釋道:“我一開始也以為這玩意兒是假的呢,后來聽人說起來,才知道了這里面的道道。”
很快,趙云濤便把這件瓷器背后的一系列小故事簡單介紹了一下。
原來,這個瓷盤還真是貨真價實的官窯正品,也不是錯版產物,而是實實在在的人家故意這么書寫的。
因為這是清廷的要求,因為他們覺得瓷器這玩意兒非常的容易碎裂,是很不吉利的象征,而且燒窯制作的過程中,失敗品更是要大批量的粉碎處理。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上面都寫著大清,豈不是會意味著大清朝要支離破碎了。
所以當時便有了一個怪異的規定,那就是在官窯燒制瓷器時,在瓷器上面標識大明朝的抬頭,這樣的話,瓷器碎了也只能是代表著明朝支離破碎,說白了也就是討個吉利!
聽到趙云濤的解釋,許伯安恍然大悟,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道:“知識點又增加了!真是受教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故事。這頓飯的含金量還在持續上升啊。”
趙云濤笑呵呵的謙虛說道:“我也是聽人說的而已,到底當時是什么情況,咱們也沒法兒求證啊。我還聽說過很多種說法呢,只不過覺得這個說法最靠譜而已。”
許伯安點點頭,道:“我也覺得這個說法蠻有道理的,行吧,你忙你的,留步吧。”
趙云濤當然不會就此留步,很客氣的把許伯安送到了門外,眼看許伯安走出去一段距離,這才關門。
許伯安拿著那些甲魚湯回到住處后,趁著湯還有些溫度,也沒耽擱,當即將注意力關注在盆景之中,想著給小家伙們分一下這些上好的湯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