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許伯安的擔心純屬多余,小家伙們平日里吃的飯何止是清淡啊,基本上就是清湯寡水!
要不是許伯安之前給過一些午餐肉,大家伙兒吃飯都很難見到的葷腥的,畢竟打獵的那些人也不是每天都有收獲。
眼下雖然在許伯安的幫助下,糧食富裕了一些,但是長期以來養成的節約習慣,大家伙兒吃飯的時候還是以煮粥居多,很少有扎扎實實做干飯配炒菜的。
也就是山神爺爺賞賜東西足夠多或是不好存放的時候,大家才奢侈一把,多吃一些。
比如今天這甲魚湯,小家伙們的生活環境可沒有冰箱或冰柜,眼下也不是寒冷的冬季,這些玩意兒如果不及時吃完,可就真的放壞了,到時候那可就糟塌了。
所以小家伙們才放開肚皮吃,炫了一碗又一碗,硬生生的吃了個飽。
此時此刻,小人們聽到山神爺爺的話,才知道自己流鼻血居然是因為吃多了甲魚湯。人群中當即就有一個比較精壯的男人說道:“原來這好東西也不能吃多啊!
唉,都怪我吃的太多了,才會這個樣子,要是將其中的一半留下來以后慢慢喝,也不至于這樣。”
一旁的另一個人嘆了口氣提醒道:“唉,你想什么呢,這天氣哪兒能放的住啊,搞不好趕明早就餿了呢,到時候大家伙兒舍不得倒掉,繼續吃的可能性更大,到時候可就不是流鼻血這么簡單了,搞不好要泄瀉。”
眾人聞言頓時紛紛點頭,有好些個人贊同這個人的說法。
“是啊是啊,那可就更慘了,搞不好是要命的啊。”
“唉,我大伯就是得了瀉癥死的,想起來就害怕。”
“不行不行,那可不能亂吃。”
隨著人們驚懼的言語,一個中年人喏喏的說道:“唉,說是這么個理兒,但是……唉,要不是餓怕了,誰會吃那發餿的吃食呢。”
聽到最后這人的話,小家伙兒們一時之間都沉默了。
是啊,要不是因為太窮太餓了,誰不愿意吃點兒好的啊。
大家伙兒都是窮慣了,誰也不笑話誰。
甚至這事兒就連許伯安都頗為認同。
別說是這些個小家伙了,許伯安從小到大,家里吃剩菜和長了芽發青的土豆都是常有的事兒。
早些年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就不說了,可即便是后來許伯安在工地上收入很不錯,也經常給家里錢,家里的雙親卻依然保留著這樣的習慣,舍不得花錢,說是存下來給他娶媳婦,依然是該吃剩飯吃剩飯,發了芽的土豆照常吃。
許伯安記憶中,還真有幾次吃壞肚子了。
不過現實社會的拉肚子不是什么大事兒,就算是患了痢疾也能治。
但是在科技社會明顯不發達的盆景世界,這可是大問題了。
一來這種病在當時很難得到有效快速的救治,二來這種病會引發脫水、酸中毒等并發癥,在醫療衛生都相對較差的封建社會,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小家伙們所說的“泄瀉”,便是人們俗稱的拉肚子,明朝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就是因為拉肚子致死,在位時間僅僅二十八天。
雖然這事兒的具體原因至今也都存在著爭議,因為史料記載他之前是因為吃了御醫上貢的“紅丸”才導致的拉肚子,但是拉肚子在當時的危險性依然由此可見一斑!
見小家伙們一時之間有些沉默,李看山開口道:“小民不曉得此事緣由,深更半夜打擾山神爺爺了,還請山神爺爺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