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性格直爽,當一個人有能力時,無論這人是敵是友,年長或是年幼,他都會毫不掩飾他對他的贊賞。
糜旸從未經歷過兵爭謀略之事,他的計策行不行,最終還得關羽這個當世名將來決斷。
如今看關羽這副贊賞不已的樣子,足以證明糜旸所獻計策的可行性。
困擾自己及眾人的如何擊潰徐晃一事,竟然被糜旸這么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之間給解決了,關羽如今對糜旸的內心評價已經更上了一個層次。
但在得到糜旸一個良策后的關羽,現在卻擺出一副猶不知足的樣子,他以手指糜旸道,
“徐晃大軍在一側,我軍無法速退,子晟有計策解決我軍這個困擾。”
“現今孫權大軍蓄勢待發,即將襲我荊州,
這令我擔憂在與徐公明作戰時,后路有失,子晟應當亦有計策可解我這個困擾。”
現在的關羽對糜旸可謂是信心十足,在說完這番話后,他用充滿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旸,
那目光中隱藏著對糜旸的信任。
關羽目光灼灼,神情期盼,他這時看向糜旸的目光,猶如一位見獵心喜的的獵者,看到了一只渾身雪白的麋鹿一般。
糜旸并沒讓關羽的期待落空,他既然敢毛遂自薦來這樊城處見關羽,自然是來之前就考慮好了一切。
他此來樊城,既是為了救關羽,亦是為了一鳴驚人。
他為的是自己可以在襄樊大戰這個契機中,為自身謀得最大的利益。
糜旸迎著關羽熱切的目光,對其一拜道,“孫權賊子,武功不振,久攻合肥不下。”
“又因其覬覦我荊州沃土,故而早就對我南郡虎視眈眈。”
“然其今日敢發兵攻我,無非仰仗呂蒙有奇謀,且我荊州目前因為北伐而兵力空虛而已。”
“但孫權年少掌權,且戰功黯然,所以他無法如其兄長一般,以戰功鞏固權威,以戰功懾服江東上下群臣。”
“這造成了其多疑善忌刻的性格。”
“既如此,將軍可根據其性格設一計,擾亂其判斷,以達到慢其出兵的目的。”
說完這些后,糜旸手指還跪在地上的徐詳,他繼續說道,
“此人不僅乃江東重臣,亦是孫權同鄉舊友,與孫權感情深厚。”
“將軍可借其手寫一封信,信中內容為,”
“我父南郡太守已決意投降,還請君候當即發兵,以免時機拖延日久,陡生變故。”
待糜旸說到這里,帳內諸人盡皆有些錯愕。
關將軍要他設計拖延孫權的發兵日期,怎的糜旸還建議讓孫權的好友兼心腹,寫信催促孫權盡快發兵呢
此刻在帳內諸人之中,唯有關羽似乎領悟到了一些糜旸此舉的意圖。
見帳內諸人大多臉有詫異之色,糜旸自信的繼續說道,
“孫權乃是多疑之輩,當其收到徐詳這封信時,他會覺得,既然徐詳已經成功說服我父投降,那他為何不回江東親自稟報此事”
“反正要將此機密之事宣于紙上,托于旁人送到他手中”
“若徐詳真成功說服我父投其,此乃大功一件。
按常人所為,徐詳當立即回江東領賞才是。
縱算徐詳可按捺住領賞之心,但兵事在即,為了避免兵事牽連有性命之危,徐詳亦當馬上回轉江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