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讓于禁受盡百般折磨的聲音,也終于消散了。
糜旸命糜忠掀開蓋在囚車上的黑布,而后讓其將于禁給押下來,
這時的于禁的臉上,已經沒有了憤怒之色,有的只是一片死灰。
在巍峨的城墻之下,在全身精甲的兵卒面前,
糜旸再次問于禁道,
“于將軍,可愿與我勠力同心,一起守備公安”
糜旸的再次邀請,依然沒有得到于禁的允諾,但糜旸不惱,他對于禁言道,
“既然將軍不愿,那就請將軍上得城樓,與我共同觀看一場好戲如何”
糜旸說完后,也不等于禁同意,就命人押著于禁往城樓上而去。
而糜旸與關平卻早先一步,來到高大的城樓之上。
在糜旸上得城樓之后,他就看到了下方那占地頗廣的甕城。
甕城,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
其主要特征是,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
在糜旸的這個角度往下看去,甕城之內猶如一個隕石巨坑一般,亦好像一只巨獸的大嘴,
那只巨獸正靜靜地張著嘴,等著獵物主動送到它口中。
不久后,于禁也上得城樓來,站在了糜旸的身后。
糜旸在看到于禁到來后,他對于禁言道,“將軍請看看,甕城之內是何場景。”
說完后,糜旸便示意糜忠將于禁推到城墻邊,而于禁在看到甕城內的場景之時,他臉色大變。
只見這時江陵城南門的甕城之內的地上,正密密麻麻或躺著或坐著許多人,觀之足有數千。
這些人在這寒冷的冬季之中,身著單衣,瘦骨嶙峋。
因為寒冷,他們的身體不停地打著顫。
因為饑餓,他們大多一動不動,猶如死尸一般。
而那些猶如死尸的人,在突然看到城墻之上于禁的身影之后,他們卻紛紛不顧身體的疲憊,想掙扎著起來給于禁行禮,
因為沒力氣,又因為人群密集,他們剛一想站起來,卻又都很快無力得重重倒下,
倒下之余,他們又壓到了其余同袍,而后一陣陣細微的哀嚎聲響起。
在這些人做出以上動作之后,甕城中的大部分人亦都看向了城墻之上。
在看到了于禁的面孔之后,甕城中的人群瞬間騷動起來。
他們無法站起向于禁行禮,只能用盡全身力氣,從口中發出一聲聲悲鳴,
他們認得于禁是帶他們南下守衛家門的主帥,
他們知道是于禁當日他們才能活命,
他們現在只想告訴于禁,他們這些日來所受的苦難,
他們想于禁再救救他們。
沒錯,這時在甕城中的這數千人,便是當日隨于禁投降了關羽的魏軍降卒。
之前隨于禁投降關羽的魏軍有兩萬余眾,但關羽考慮到將這兩萬余不能全放在一處,不然可能會引發動亂,
故而將他們分別分散在荊州三郡中安置,
關羽的精力大多被牽扯在樊城之下,所以關羽一直對這些降卒們無法妥善安置,
關羽是仁義的,但荊州糧食不足,關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