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拿下公安城還未三日,
可現今公安城中的近三千本來守軍,在那些將校的影響下,就已經開始軍心渙散,人心頹廢了起來。
糜旸在知道了這件事后,就馬上召集了他如今能用的人前來議事。
自從糜旸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斬殺士仁拿下公安之后,關平就對他這位好友佩服不已。
心服口服之下,關平現在已經完全用行動在貫徹,關羽說的那句“名為參軍,其實帥也”了。
至少現在在關平帶來的那三千精兵中,在關平的授意下,他們都已經將糜旸當做了他們的新主將。
而關平與于禁之所以發生爭論,乃是他們對這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
而他們兩個人的看法不能說分歧大,只能說是水火不容。
關平在知道這件事后,建議糜旸道,
“子晟何不贈饋金銀穩定人心”
自從清掃了士仁的心腹,初步掌握了公安之后,
士仁之前辛辛苦苦攢下的眾多錢財,也落入了糜旸的手中。
對于這突然而來的巨量錢財,糜旸暫時還沒有一個妥善的處理辦法。
所以他只能暫時將這些錢財,與他所帶來的那數十車金銀一起放在同一處。
關平身為糜旸的副將,這事他是知道的。
如今面對公安城中人心浮亂的險境,關平想起了那數量頗多的財富,因為對糜旸如此建議道。
從關平的這個建議不難看出,關平面對軍中的人心動亂,是打著從寬處置的出發點的。
關平的這個建議,糜旸還尚未流露出是否贊同的意思,就被于禁給駁斥了。
于禁問關平道,
“自古以來,守城之將傾盡家產贈與守城之卒,的確是能起到穩定人心,提振士氣的作用,
但那大多都是守城不利的情況下,才有的權宜之計。
關校尉莫忘了,現今敵軍還未兵臨城下”
于禁這人品德肯定不行,但作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他征戰的經驗肯定是豐富異常。
這點是糜旸與關平二人所最欠缺的。
當談起自己的專業時,于禁宛如一個戰爭專家一般,繼續侃侃而談道,
“敵人尚未攻城,這時主簿若就散盡家產穩定人心,當等到我軍守城不利時呢
主簿又以何物來提振己軍軍心”
“況且這次人心浮動,大多發生在原公安守軍之中。
關校尉帶來的那三千精兵,并無人心浮動之舉。
今主簿若分贈錢財穩定人心,那關校尉麾下的那三千兒郎要不要賞”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若不賞關校尉麾下那三千兒郎,他們當也會心生不滿。”
“若主簿一視同仁,對城中六千戰兵皆同賞之。
所賞不足,則人心不滿,所賞眾多,則財貨儲備無法滿足。
到了那時,只怕引起的軍中動亂只會更多。”
于禁所言并不是危言聳聽,乃是人之常理,
所以縱使是不齒于禁為人的關平,在聽后也一時語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