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則公,按你今日所說,呂蒙來日只能強攻公安,那愚身上的壓力,是不是就會減輕很多”
于禁聽后搖頭道,他回想起了他一生中所經歷的那些大小戰役,語氣沉重地回答道,
“攻城之戰,最是慘烈。”
“若當呂蒙知道一切取巧之法都不得行之后,那他將會不顧一切強攻,
十萬大軍,四面圍城,
人若蟲蟻一般附城而上,
到那時,
一切就看主簿的手段了。”
于禁的臉上滿是沉重之色,看的糜旸心中一緊,他問于禁道,
“文則公,可還有計略,可助我”
于禁想了想答道,
“呂蒙遠來,雖其糧草充足,然西軍救援將至,其勢不能久。
校尉若以步騎出屯于外,主簿將余眾閉守于內。
呂蒙向校尉,主簿引兵而攻其背;
若但攻城,則校尉救于外,引為臂助。
不過三月,西軍援至,擊之,可破也。”
于禁的獻計令糜旸沉思良久,
于禁復又言道,
“縱使不以外援為犄角之勢,因外援在外游離,呂蒙顧忌,將不能盡全力。”
“況城中人見外有漢之旗幟,士氣將不致斷絕。”
于禁的兩個計策都是建議糜旸分兵,初聽之下于禁這兩個計策有可取之處,但最后糜旸還是否決了。
“城中可用之兵不過六千,公安城廣,六千兵分守四門已不足,遑論再分兵外出”
糜旸深知于禁建議雖好,但有個致命的弊端,
那就是如今公安城中,沒有多余的機動兵力呀。
于禁自然也知這點。
但獻策是他的事,兵力不足導致這個計策無法施展,那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事了。
但令于禁沒想到的是,糜旸沒有因為無法分兵而沮喪,他手掌開合,似乎在思考著什么事。
最后似乎被糜旸想到什么了,他以拳擊掌,
激動的對于禁言道,
“既然城中兵力不足,那我何不招兵”
于禁一開始還以為糜旸想出什么妙策了呢,沒想到竟是招兵一舉,他心中暗自搖頭。
新募之兵,未經戰陣,有何用處。
于禁正要開口勸糜旸,卻見糜旸這時起身在他身遭左右踱步,
“早該想到此處的。”
“有如此強大外援,何不召之”
“可是如今城內善辯之人唯我,
又該派遣何人為使呢”
糜旸一會懊惱,一會沉思,他的這幅狀態,令于禁不明所以。
就在糜旸在思考誰人為使時,卻見這時城內有人來報,
來人在來到糜旸身前后,立刻下馬對其一拜,
“主簿,城內來了一人,自稱是主簿好友,現正在城中等著主簿接見。”
糜旸正在思索間被人打斷,他心中頗有不悅,不耐煩地問來人道,
“吾之好友,哪位”
來人回稟道,“那人自報姓名為王洪”
聽到來城中的好友是王洪,糜旸大喜,他還不等來人匯報完,就激動地說道,
“吾使來也。”
在糜旸費勁心思,一點點加強公安的實力時,這時在北方的襄樊之地,
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大戰的雙方,一方是威震華夏的名將關羽,一方是被魏王譽為“當世周亞夫”的名將徐晃,
而這兩人的大戰,
也即將引爆如今已經成為火藥桶的襄樊大地
大風起兮云飛揚,
天下大勢將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