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將軍主力在北,江陵城中只有微弱守兵,危在旦夕呀”
聽完糜芳信使的話語后,陳到與趙云二人皆是臉色巨變。
糜芳的信使邊哭便訴說著他的來意,而與此同時,他從懷中掏出糜芳寫的書信,呈給了陳到。
陳到馬上接過書信看了起來,糜芳的筆跡他是認得的,況且書信上還有糜芳的印信為證。
在確認這位信使所說的都是真的后,陳到怒極,他望向東方怒斥道,
“孫權小賊,真是無恥”
這是一向穩重的陳到,少有的失態的時刻。
而當確認軍情后,趙云當即問糜芳的信使道,
“這件事,你主可有快馬報給大王”
糜芳信使雖然不認識趙云,但他見趙云與陳到站在一起,猜測出趙云的身份應該不低。
因此他回答道,
“去往成都的信使糜府君早已派出。
糜府君見陳督轄地離江陵不遠,故而派遣小人來向陳督報信,以期陳督能派援軍相助。”
見已經有信使趕去成都,趙云心下稍安。
但同時他又想到江陵的重要性。
若是江陵一丟,荊州不保不說,關羽也會瞬間陷入絕地,性命不保
想到這一點的趙云當即對陳到言道,“伯至,吾當馬上發兵入荊。”
豈不料陳到卻勸阻趙云道,“子龍不可。”
“你乃奉大王之命,領白毦兵巡視益州。
王命在前,你豈可領白毦兵擅自入荊。”
“支援云長一事,應當吾去。”
“吾奉大王命令駐守魚腹,有便宜行事之權。
縱使事后有御史彈劾我擅離職守,吾亦不懼。”
陳到言語之間俱是為趙云考慮之意。
但趙云聽后卻言道,“不然。”
“魚腹乃連接益州與荊州之要地,你之部眾若是離城,魚腹容易為江東賊子所趁。
若魚腹為孫權所得,屆時不止大王援兵無法入荊,就是荊州一眾文武的最后退路,也將斷絕”
“而白毦兵俱是野戰精銳,不利于守城。
入荊之后,吾以白毦兵野戰之力,梭巡大江上下,這樣不至于讓江東大軍隔絕荊益內外。
故而入荊一事應當我去。”
陳到與趙云皆一副爭著要入荊支援關羽的態勢,但兩人也不會說出同去這種話語。
畢竟關羽要救,魚腹也不能丟。
而相比之下,正如趙云所言,他目前去更比較合適。
只是陳到還是擔心沒有劉備的命令,趙云就私下率領白毦兵入荊,將來會讓其遭受御史彈劾。
陳到的這點擔憂趙云也是知曉,面對陳到的擔憂的臉色,趙云慨然答道,
“吾追隨大王數十載,臣知君,君亦知臣,大王斷不會疑我。”
“吾兵雖寡,然如今國家有危,兄弟有難,義之所在,雖九死尚且不悔,又何懼區區彈劾”
“就算將來我要因此事承擔罪責,但只要荊州與云長無事,吾亦足以心安。”
“伯至勿復言,予我一月糧草即可。”
看到趙云態度如此堅定,又想到自己的確承擔重任一時離不開,陳到一聲嘆息之下,只能應允了趙云所請。
“子龍要何時出發”
“為國計,為私情計,當克日而行。”
趙云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