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切有利于守備公安的行為,都會得到同屬于關羽治下的大小官員的支持。
就如之前他想求取援兵于沙摩柯,在沒有關羽這個正式任命之前,他此舉就是私人舉動,只能派王洪前去。
但當時糜旸要是有關羽正式任命在身,他只需以公安主將的身份,寫一封信給武陵從事樊伷,代掌武陵太守事的樊伷就得主動為他把這事辦好。
而糜旸被關羽正式任命為公安守將后,有了關羽的官方背書,別的不說,糜旸亦會有更多的籌碼來牢牢拉住沙摩柯這個盟友。
令其死心塌地的為大漢事業赴湯蹈火。
因為近來心情不錯,糜旸今日特地到了公安城的內城處監工。
這段時間以來,公安城中的士卒大多都暫時承擔起了拆遷大隊的職責。
而他們所拆的,正是位于公安外城處離城墻不遠的民居們。
糜旸有這種舉動,正是于禁的建議。
不知怎么的,自從那日校場中糜旸對于禁說了那番話后,于禁在之后的日子里,比往日更為盡心,為糜暘提了不少好的守城建議。
于禁那時對糜旸勸言道,
“今公安民居多聚集于外城之處,若敵軍圍城,以火箭射入,民居多為木筑,木助火勢,火勢將大起不可收拾。”
“屆時外有大軍攻城,內有民居起火,百姓必人人自危,驚恐而奔走。”
“奔走之下,外城必亂,大亂一起,支援不便,且我軍士氣將沮喪,容易被敵軍所趁。”
見于禁所言有理,糜旸就答應了于禁所請。
于是趁著江東大軍還未到來,糜旸就動員了城內的大多士卒,開始在外城處拆起百姓的民居來。
雖說一開始,拆民居的舉動普遍受到了百姓的強烈不滿。
畢竟自己的家要被人拆了,誰能開心。
但幸虧糜旸舍得花錢,他對那些房屋被拆的百姓每戶給予相應的金銀賠償。
并且他當眾保證,會幫房屋被拆的百姓們重建家園。
在這樣的保證之下,也借助劉備在荊州的良好名聲,這些百姓才暫時相信了糜旸所說。
而后來的發展,也正如糜旸所承諾的那樣。
百姓們見糜旸有履行承諾,心中不但對糜旸不再有責怪,還十分熱心的幫糜旸的士卒一起拆起自己的房屋起來。
到了最后,此事不僅解決了公安城中的一個隱憂,還讓糜旸在公安城的百姓心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名聲。
其實當時于禁在建議糜旸拆卸外城處公安百姓民居時,曾建議糜旸順勢將那些從民居上拆卸下來的木料、石塊就地征用,用于守城之用。
在當世,于禁的這個建議,換做其他將領都會答應,但卻被來自后世的糜旸所拒絕。
“石木不足,可從城外取。”
“百姓因助我而舍棄舊時房屋,我已覺得對他們愧疚之至。
今又豈可欺騙他們,令他們無家可歸呢”
糜旸不是迂腐之人。
若是公安城外沒有木石這些守城的材料,那么糜旸為了大局,是有可能暫時委屈一下城中的百姓。
但如今公安城外不遠處,便有大片樹林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旸就不會單單為了減少麻煩,而做出殘民之舉。
糜旸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乃是因為他謹記著一點。
盡管他今世身份不凡,但前世,他也是農民出身,乃是根正苗紅的一個平頭老百姓。
而這點也是來當世后,糜旸在越來越融入當世環境中的情況下,心中唯一堅守的不讓自己忘記的的最重要的一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