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時,糜旸舉起手中的佩劍,對著剛經歷過一場惡戰的千余荊州士卒喊道,
“諸位,還能戰否”
糜旸早已盡收在場士卒之心,因此在糜旸的召喚下,余下的千余荊州士卒,瞬息就用自己最高昂的聲音回應著糜旸。
“能能能”
連續三聲的高呼,令糜旸看到了這千余士卒的士氣。
剛才幾乎就要落敗之時,他們都不曾放棄過。
如今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已經到來,這千余士卒的戰意只增不減。
在得到了千聲充滿士氣的回答之后,糜旸隨便從戰場上牽來一匹戰馬。
而后他跨上戰馬,對著身后的千余兒郎喊道,
“那吾等便戰”
大喊過后,糜旸就當先跨馬而出,朝著前方正在不斷潰散的孫軍沖去。
在糜旸沖出之后,他身后的千余士卒也猛然間提氣,跟在他身后,朝著前方入侵他們家園的敵軍殺去。
這時隨著戰場中雙方形勢的大逆轉,天空中的天氣也發生了變化。
方才似乎被荊楚戰卒聲浪所懾,躲藏在烏云之后的朝陽,這時見荊州戰卒已然在追亡逐東。
似乎它也高興的露出了自己的身軀,不再隱藏在陰霾之中。
當太陽熾熱的光芒重新浮現在這一片血紅的大地上時,沉浸在陽光沐浴中的糜旸,猶如熠熠生輝的天將一般。
他領著身后的天兵,朝著膽敢入侵他們家園的敵人殺去。
后世史書記載這日見日之光,糜公大明
孫桓的數千兵馬在四處逃散之下,如今還尚在戰場中的不足七成之數。
余下的有些還想抵抗的孫軍,在糜旸領兵的來回沖擊之下,沒有擺成隊列,沒有將校指揮的他們根本就不足為懼。
在糜旸的指揮下,荊州士卒將他們盡皆擊殺。
糜旸及其身后千余士卒如同殺神般的戰斗力,頓時又嚇壞了在場還未來的及逃走的孫軍們。
許多人為了保命甚至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已經逃散的那些孫軍,大多遁入了附近的山林之中。
原本就是山越出身的他們,對如何在山林中逃散乃是輕車熟路。
面對著這種的情況,糜旸也不想派兵去追擊那已經逃散的孫軍。
他主要將目光放在,尚在戰場中的數千孫軍戰卒上。
這數千余孫軍還留在戰場中,不是他們還想抵抗。
只是他們還沒來得及逃掉而已。
此時他們為了逃命,手中大多都已經扔掉了武器甲胄。
若是糜旸這時命令麾下部眾放開手腳殺戮,那么目前戰場中剩下的,還在不停四處逃散的數千孫軍,無疑就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但糜旸不想妄造殺戮,在看到己方獲勝已經成為事實之后,他馬上命麾下步卒大喊“棄械不殺”這四個字。
而當千余聲棄械不殺在平地上如驚雷般響起時,早就已經不想再戰斗的孫軍士卒們,都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有過一次投降經驗的他們,還不等糜旸命令,就齊齊跪倒在地,擺出一副任意糜旸處置的樣子來。
見狀,在于禁的建議下,糜旸馬上命令手下士卒將地上的降卒原地分塊所隔離開,并每塊都派了士卒看守。
糜旸的這個舉動,這些已經投降的孫軍也配合的緊。
此時在他們心中,只要能保命,那么做什么舉動都是愿意的。
就在安排好一切后不久,只見不遠處有百余荊州精兵正押著兩人朝著糜旸走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