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軍情乃是關羽親筆書寫的。
雖然早前糜芳也曾寫過一封求援軍報,送往成都。
但幾乎他的這封軍報,與關羽的同時送到尚書臺中。
身為尚書令的劉巴,選擇了將關羽的那封軍報當做匯報的主材料。
劉巴站在大殿之中,此時他的面色有些潮紅。
是累的。
他也知道軍情緊急,故而他還不來不及緩上一緩,就對著殿中群臣開口說道
“荊州前將軍急報江東孫權欲趁吾荊州大軍北伐之際,偷襲荊州。”
“上庸孟達,劉封二將屢不奉前將軍之令,不出兵支援前將軍。”
在關羽的奏報中,當然不僅短短說了這兩句話。
但如今是群臣議事,所以劉巴挑了其中最緊要的兩點匯報。
而在劉巴說完后,滿殿百余位臣子,臉上盡布駭然之色。
在這百余位臣子之中,唯有寥寥幾位臣子,臉上很快恢復了冷靜之色。
能被劉備召來王宮中議事的,都是智謀之輩。
在聽完劉巴所說的緊急軍情之后,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劉巴這簡簡單單兩句背后,所代表的影響是多么大。
大到足以顛覆如今的劉備政權
幾乎在劉巴剛一匯報完軍情,殿中群臣就開始了密密麻麻的討論聲。
如今正是劉備勢力處在上升期的時候,殿中群臣亦大都是公忠體國之輩。
因此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他們紛紛義憤填膺不已。
這特么都是第二次了,誰能忍的了
看著殿中群臣都懷抱著義憤填膺的態度,劉備心下甚慰。
這些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他勢力中充滿朝氣與希望的一代,果然沒有令他失望。
但就在這時,劉備的目光卻突然轉冷。
出兵支援是一定要的,但有些人的錯誤他也要讓他付出代價。
特別是其中一人,令其感到十分痛心。
劉備用威嚴的語氣對著殿內群臣問道,“孟達、劉封二人屢抗軍令,拒不出兵援助云長,該當何罪”
當劉備此言一出之后,整個大殿中瞬間安靜了下來。
若討論孟達罪當如何,那自然有許多人建議。
但當談論到劉封時,眾人都很識相的保持了沉默。
劉封雖不是劉備親子,但他也不是義子,而是繼子
論名義,劉封是劉備的長子。
這樣的身份,令一時間摸不準劉備下一步打算的臣子,都不敢妄自出言議論。
見群臣盡皆默然,劉備臉上流露痛惜之色,他言語中充滿悲怒地說道,
“孫權雖與孤有同盟之好,但畢竟與孤同為當世諸侯,其背盟攻孤,孤雖憤怒,但亦不悲痛。”
“然封兒他是吾兒,為何不尊王命”
“孤在云長出兵北伐之時,早已賜予其假節鉞之權。”
“假節鉞者,如王親臨。”
“他與孟達二人,在孤還在世時,就敢如此不尊王命,那來日呢
孤如何能容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