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面對孫權出言試探眼線一事,糜旸并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含湖不清的說道,
“有無道之君,自然就會有不忠之臣,這是古今至理,將軍又何必問吾呢”
孫權多疑,糜旸越不正面回答他,他越會根據自己的猜想,延伸出許多疑心來。
但這時糜旸的話,卻讓孫權發出冷笑。
看著糜旸那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孫權言道,“荒謬”
“孤何曾無道過”
“反倒是汝主劉備,與孤有姻親之好,盟約之誓,卻在其取得益州之后,拒不歸還孤借其的荊州。
如此忘恩負義之輩,不算無道之君嗎”
見孫權又在拿借荊州這事說事,糜旸的臉色也一下沉了下來。
這孫十萬謊話說的多了,連自己都信了,欠懟是吧。
糜旸看向孫權,他義正嚴詞的說道,“將軍所言之借荊州一事,完全子虛烏有。”
“當年赤壁之戰后,曹操敗走,然其依然控扼南郡與南陽二郡。”
“那時荊州牧劉表病死,其子劉琮下落不明,荊州論父死子繼之名分,當由劉表長公子劉琦繼承。”
“而那時吾主于江夏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并為其征討荊南四郡。”
“因劉琦繼承荊州上合天理,下順人心,故而當我主征伐荊南四郡時,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而后劉琦不幸病死,其又無嗣,其臨死前將荊州托付于我主。”
“依照法理人心,吾主都是當之無愧的新任荊州之主,至于荊州,與將軍有何干系”
“將軍好歹是江東之主,竟沒想到如此厚顏無恥。
為了一己私心,扭曲事實,并以莫須有之罪名攻伐盟友。”
“將軍,你就不怕你死之后,青史昭昭,對你這背信棄義,兩面三刀之輩口誅筆伐,痛罵你千世百世嗎”
糜旸言辭康慨的辯駁,將孫權說的火冒三丈。
相比于孫權口中的莫須有借荊州一事,糜旸則是擺事實講道理。
赤壁之戰距今不過十幾年,當年很多當事人都還健在,怎容孫權顛倒黑白
見孫權被他的話語氣的說不話來,糜旸繼續駁斥孫權道,
“之前汝軍大將周瑜拿下南郡,并借于我主。
我主后來為感念周瑜恩德,已經劃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贈予你。”
“豈料吾主之仁德,竟被你以為我主仁弱,還妄想“以討還荊州”之名出兵,偷襲我荊州。”
“你如此德行,真是妄為江東之主。”
“孫仲謀,吾一生中見過無恥之輩也不算少,但如你這般無恥至極,如蛇蟲鼠蟻一般只配伏于地面鉆營之輩,吾還是此生中第一次得見。”
“你真當以為漢家之中,無滅吳之將軍乎”
自孫權執掌江東以來,他還沒被人這么當面痛罵過。
而且重點是糜旸罵的每句話,還句句讓他無法辯駁,這讓孫權幾乎要被氣的吐血。
盛怒之下的他,他直接拍桉而起,“糜賊,真當孤不敢殺你乎”
面對孫權拍桉而起的舉動,糜旸也絲毫不懼。
有著大勝在身的他,自身威勢也不會比孫權差了。
他也拍桉而起道“猾虜,欲死邪”
隨著糜旸與孫權兩人紛紛拍桉而起,他兩人身后的戰將也紛紛拔刀相向,怒目而視。
場中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劍拔弩張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