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孫權身前后,司馬懿率先對著孫權一拜,“魏臣司馬懿拜見驃騎將軍。”
司馬懿之前擔任的官職是魏太子的中庶子,這是專門輔弼曹丕的官職。
而在今年,他被曹操轉任為魏王軍司馬,專門為他籌劃軍機。
所以如今司馬懿乃是魏國官僚,并不是漢臣。
看著一身黑衣的司馬懿,孫權回想起了當初呂蒙曾向其請求的一件事。
當時呂蒙出征在即,卻向其請求帶司馬懿一起出征。
呂蒙的理由是司馬懿既然是為了兩家共同出兵一事,替曹操出使江東,那么理應帶其一起前往公安審觀己方大軍進展。
呂蒙的第二個理由是將司馬懿帶在軍中,也可令其詳觀江東大軍戰力。
這樣將來等司馬懿回到北方,曹操從司馬懿口中了解到江東現今的戰力后,亦不會輕易對江東進行征伐。
雖然現在看來,當時呂蒙的第二點理由,在糜旸屢次大勝江東大軍后,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但在當時,呂蒙的這兩個建議,是說服了孫權的。
特別是呂蒙的第二點理由。
孫權深知他與曹操聯盟,乃是為了共同的敵人劉備。
一旦劉備被擊敗,那么得到荊州實力大增后的他,勢必又會成為曹操的頭號打擊對象。
所以為了宣揚己方武威,震懾北方之敵,孫權當時也就同意了呂蒙所請。
至于將來曹操會不會以貿然扣押使者為口實出兵伐他,這一點孫權倒是一點都不擔憂。
等他拿下荊州之后,就算沒有司馬懿這事,曹操也會將攻伐的主要目標轉向他。
至于留在曹操那里的口實話柄,他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了,不差阻止司馬懿北返這一件事。
而為了完成呂蒙所請,孫權還特地遣使去往北方告知曹操,他將司馬懿暫時留在江東這事。
孫權命使者告知曹操將司馬懿留下的理由是
“帶使者隨軍,以觀臣進軍之急,不負魏王之望。”
曹操可不是他的兒子曹丕,會被孫權的外交詭術欺騙的團團轉。
他一眼就看穿了孫權此舉的意圖。
只是當時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關羽的大軍身上。
他沒有其余精力去關心,他早就忌憚的司馬懿的生死。
況且他現在還需要孫權出兵,與其共同夾擊關羽。
所以在孫權的使者跟他稟報了這件事后,他對這件事不置可否。
一切等先擊敗關羽再說。
在孫權的支持及曹操刻意的忽略之下,司馬懿就這么被呂蒙帶在身邊一個多月。
若不是今日他請求孫權接見,恐怕孫權都忘記了,現今在大軍中還有司馬懿這樣一個魏臣在。
孫權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著司馬懿。
雖然他對司馬懿的突然求見表示不解,但看司馬懿對其執禮甚恭,一點都不像糜旸那樣對其毫無半分敬畏之情,這讓孫權的內心中感到十分滿意。
因此他語氣溫和的對司馬懿問道,“魏使臣求見孤,是有何要事嗎”
隨后孫權好似察覺到了司馬懿為何而來,因此他對司馬懿繼續問道“使者可是想回中原了”
在孫權看來,若是司馬懿今日來求他這件事,他大可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