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按照討孫寶典這本書中的內容來看,徐詳雖對陸遜記載的很詳細,但在一眾江東將領的記載中,陸遜只是排在中間的位置,不上不下。
徐詳乃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士,又是孫權的近臣。
他這排列順序就是按照江東諸將,現今在江東的地位所排列的。
也就是說,目前在這天下中,只有他知道陸遜會是將來的千古名將,也只有他知道陸遜會是將來江東的定海神針。
而在目前,孫權是不知道這一點的。
現今的江東主將也不再是器重陸遜的呂蒙,而是多疑的孫權了。
孫權如今并不怎么看重陸遜,加上他又多疑,那糜旸能做的事就很多了。
想通這點后,糜旸臉上不禁流露出了喜色。
在成都時,糜旸曾問法正道若有一日敵軍比我軍強大,我軍該如何致勝呢
法正答兵多者,攻其將將眾者,擾其心。
敵人兵力強大,就去對付他們的將領。
敵方將領如果手下人才眾多,那就依據他的性格,去擾亂他的內心,從而戰勝他。
名師不一定出高徒,但因為有個名師,他的教誨可以令糜旸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糜旸命王洪近前,令其馬上去召集城中士子,越多越好
孫權看著眼前的陸遜,他說出了他心中的最后一層顧慮。
“若我軍貿然分兵,繞道公安背后。
兵力分散之下,要是糜賊率兵從背后掩出,斷我軍糧道,為之奈何”
“糜賊善戰,這點不可忽視。”
當初糜旸為了防止呂蒙分兵襲取其余荊州諸郡,所以便主動出城與孫桓大戰。
在獲得大勝后,呂蒙為了擔心后路有失,于是就放棄了分兵進軍的方法。
現在陸遜的這個計策,看起來雖好,但如果沒有辦法保障后路的安穩,那一切都是空談。
孫權的這個疑慮事關江東大軍安危,由不得他忽視。
可既然陸遜敢獻出這等計策,那自然是想好了一切事。
陸遜臉上浮現自信的笑容笑道“要想防備這點不難。”
他繼續劍指墻上的輿圖說道,“宜都郡,控扼三峽,境內水路縱橫。”
“至尊無須由陸路發兵,可命水軍逆水而上,急襲宜都。”
“天下皆知,當今水軍有二強。”
“一為吾江東水軍,一為關羽所統轄的荊州水軍。”
“荊州水軍現都在漢水外阻隔魏軍南下。
現如今荊州腹地之中,再無其余水軍,可阻止吾江東水軍縱橫長江。”
“至尊發兵宜都,無論進軍還是運送糧草,皆可借用水路而往。”
“糜賊雖善戰,但公安城中并無太多舟船。
縱使他能破圍而出,面對浩浩長江,他又怎么能以步兵擾亂我軍糧道呢”
聽到陸遜說的這點時,孫權的眼中亮起了亮光。
哪怕他武略再不佳,也知道要想戰勝水軍,唯有水軍。
接著陸遜又說道,“至尊可再命士卒,在城外挖壕溝,建拒馬,以此圍城,后再以大軍營帳守備其后。”
“縱使糜賊再善戰,在我軍重重守衛之下,他想破圍也是極難。”
“既然糜賊可以依仗公安城堅,抵擋我軍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