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今全琮的父親全柔,任職桂陽太守。
要是吳郡全氏真的里通外敵了,桂陽若失,則長沙也難保。
在建業時,因為時有流言傳起,孫權早就覺得江東世家開始不安分了。
在來公安后,因為糜旸能知道呂蒙病重的消息,這一點已經讓孫權的內心感到不安。
這足以證明江東大軍中,此刻有內奸。
現在在糜旸這一封信的誘引下,孫權那心中的疑心就開始如快速生長的藤蔓,瞬間爬滿了他的內心。
怪不得,本來一切進展的很順利,可是突然的關羽就識破了他的計策,并且當機立斷派糜旸南下守備公安。
怪不得,呂蒙之前一直鮮有敗績,可自從來到這荊州后,卻連戰連敗,敗師喪將。
怪不得,之前北伐合肥,建業城中鮮有流言流傳,但如今卻因為伐荊州而流言廣布。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麾下有大臣,與荊州關羽暗通款曲的緣故。
在疑心大起之下,孫權不禁細細將以往的所有事,按照他的理解給串聯起來。
最后他在心中得出了一個,他認為最符合事實的結論。
想到此,孫權心中不禁冷笑連連,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了莫大的寒意。
在孫權心中,他最忌憚的并不是曹操與劉備,而是境內那些生懷異心的江東世家們。
因為那些江東世家,是可以直接威脅到他的基本盤的。
孤已經如此信重彼等,彼等還要里通外敵。
當初通曹,今日通劉,真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呀。
就在孫權將冰冷的目光看向全琮時,正要下令拿下全琮的他,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若是全琮真是關羽在江東的內應,那么全琮當初為何還要建議他奪取荊州呢
且糜旸為何要在信中將此事言明
難道他就不怕自己因此對全琮起了疑心,而拔除掉他的這個臂助嗎
難道當時全琮是在關羽的授意下,試探自己才向自己上書的
難道是糜旸百密一疏,放下了如此錯誤還是他特意在陷害全琮
可是糜旸知道全琮向自己上書一事是事實,難不成另外知曉此事的幾人,才是真正背叛孤的人
因為疑心,種種可能在孫權的腦海中閃過。
但無論是何種可能,現今大軍中必有不少糜賊的奸細
孫權這時看向他身后的江東諸將。
孫權用懷疑、忌憚的目光掃視著身后的江東諸將。
這時那些江東籍的將領在孫權眼中,就猶如一支支蓄勢待發的冷箭一般,好似就要等到他放松之時,紛紛朝著他的心肺狠狠射來。
這讓孫權一瞬間成了驚弓之鳥。
而在孫權如鷹般的目光掃過朱桓及全琮幾員戰將后,心中有愧的他們有些躲閃著孫權的目光。
吳郡朱氏及吳郡全氏,皆是豪富之家,他們也正是當初與糜芳做生意買的最多的幾家。
這也不能怪他們貪財不顧大義,只是江東的兵制是私兵制。
在私兵制之下,雖然他們的士卒都是他們私人所有,都對他們一個人忠心。
但相應的,他們也要承擔起他們部下士卒的糧草軍械。
甚至為了保持這些士卒的忠心,他們的家人也要他們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