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不久前糜旸送來的戰報中,其擊破孫桓大軍一戰,又充分證明了糜旸的武略。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對糜旸是有著信心的。
而想到糜旸前段時間的表現,關羽在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的同時,心中也有著對糜旸的愧疚。
按照原本的規劃,糜旸本沒有必要冒險出城一戰的。
而他在之前派使者前往公安時,也只是告知糜旸曹操大軍南下的事實。
他并沒有命令其一定要怎么做。
糜旸先前的城外一戰,完全就是他自發為了防止呂蒙分兵威脅到關羽后背,才決定冒險的。
對于這個用生命在守護他的后輩,在守護荊州的子侄,關羽心中充滿了愛惜之情。
危難之際,方見人心。
相比同樣是他子侄的劉封,糜旸不知道勝他多少籌。
而相比關羽,其實趙云才是最初就喜愛糜旸的一位長輩。
要不是因為他次女早夭,現在糜旸估計已經是他的女婿了。
只是大局為重。
就如歷史上關羽為孫權所殺后,趙云哪怕再如何心痛,但為了大局,他依然會勸阻劉備東征。
在討論完南方的軍情后,趙云后又對關羽一拜言道
“前將軍,云擔憂的是最近漢水水量逐漸減少,漢水中已經露出越來越多的灘涂,淺灘。
若曹賊趁此機會率騎兵偷渡漢水,那情勢對我軍不利。”
面對著趙云的這個擔憂,關羽臉上流露出了贊同之色。
他問趙云道,“子龍既有此憂,必有方略應敵,但說無妨。”
趙云思索一番回答道,“我軍多是輕步兵,而敵軍有一虎豹騎,擅長奔襲,急戰。
若敵軍以虎豹騎掩我,則我軍將戰之不利。”
“唯吾部下白毦兵皆身披重甲,可擋虎豹之鋒。”
“吾可率白毦兵,巡查江岸利于騎兵渡江之處,以備不虞。”
“縱使敵軍虎豹來襲,吾以白毦兵擋之,雖不言必定勝之,但亦足以讓虎豹無法在南岸馳騁,擾亂我軍。”
聽到趙云這么說,關羽思考一番后,同意了趙云所請。
在得到關羽同意之后,趙云立即起身就要去點齊部下士卒巡視江岸。
而這時關羽也起身來到趙云身前,他拍著他的肩膀言道,“子龍此去萬事小心。”
而后關羽又拍著趙云的肩膀言道“吾是你兄長云長,不是你的前將軍。”
“別人喚我官位就罷,你我識于微末,并肩作戰多年,我不想因為現今的官位,而顯得你我生分了。”
“榮華尊卑,在你我兄弟情誼之前,絲毫不值一提。”
關羽臉上似有責怪之意,趙云見狀臉上流露了笑意。
一種獨屬于他們兄弟之間的溫情,在趙云心間流淌著。
縱使今日他們的身份與往日相比猶如天差地別,但他們之前的兄弟、同道之情卻永遠不會變。
趙云不善言辭,他只是對著關羽一拜,而后溫聲言道,“兄長勿憂,弟去去就來。”
聽到趙云這么呼喚他,關羽臉上才流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