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在來到曹操身前后,他回答道,“在我軍諸多騎軍中,唯虎豹最精良。”
“渡河之事難料,唯虎豹在手,方可勝算大增。”
在張遼提出要帶領虎豹騎前往時,曹操一怔。
在曹操的改革軍制之下,他的軍隊大致分為三類。
分別是中央軍、地方軍、屯田軍。其中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
中央軍分內外兩軍,外軍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
中軍稱武衛營,是曹操的禁衛軍,他的直屬部隊,人數最巔峰時有十萬左右。
而中軍中最精銳的就是虎豹騎。
“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作為曹操最精銳的親軍,虎豹騎一部分時常跟隨曹操出征,一部分常年留守王宮拱衛。
虎豹騎的統領多由曹操親屬統領,曹仁、曹純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
甚至夏侯姓的將領,都沒有資格統率這支精銳。
如今見張遼直接向他要最精銳的虎豹騎,曹操不禁有些遲疑。
但只是遲疑一瞬,曹操就馬上答應了張遼“可。”
見曹操答應了自己所求,張遼大喜,有虎豹騎在手,他對他這次的行動不禁多了幾分信心。
而且曹操愿意將虎豹騎交給自己,這是對他莫大的信任。
當年領軍將軍曹純死后,眾將推選新將領,曹操卻言道“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
為了不讓虎豹騎落入不信任的人手中,曹操寧愿親自統領這支他的王牌部隊。
曹操命許褚取來虎豹騎的兵符,他將兵符親自交到張遼的手中。
“虎豹精銳,善于攻堅。
而文遠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今兵與將合。”
“萬望文遠不要令孤失望。”
張遼下跪從曹操的雙手中,接過這塊帶著沉重使命的兵符。
他頓首道“大王勿憂,遼必效死破敵,以報君恩。”
說完后,張遼就離開了曹操的大帳,前去點兵去了。
在張遼離開后,曹操問許褚道,“仲康你覺得文遠此去能奏功否”
面對曹操的詢問,一直守衛在曹操身后的許褚不假思索地說道
“虎豹從無敗績,當能。”
許褚說話一直言簡意賅。
許褚能做出這個回答,是因為虎豹騎自成軍以來,那立下的累累功勛給他的自信。
但面對著許褚的這個回答,曹操沉默不語。
虎豹騎是從無敗績,但他跟一支部隊打平過。
白毦精兵,有戰無退。
那充滿豪壯的口號,現今曹操想起還是印象深刻。
想起那個一生大敵,曹操不禁遙望西方
玄德,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