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與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二人,雖然三人并未有結義之誓,但數十年生死與共的感情,已經讓這三人情如兄弟。
當在閬中練兵的張飛在收到劉備的王詔之后,他馬上命令麾下士卒整裝出征。
張飛不僅是劉備的右將軍,在劉備平定益州后,他命張飛為巴西太守。
今年劉備在攻占漢中后,漢中作為劉備繼荊州、益州之外的第三大根據地,漢中太守的人選也成為矚目焦點。
那時眾人都以為關羽被委任鎮守荊州,劉備自鎮益州,那么這漢中的鎮守重任勢必要交到張飛手中。
但等劉備的任命書一下,令眾人都沒想到的是,最后的漢中太守卻是魏延。
而張飛卻被劉備任命為巴西太守,駐守閬中。
但其實這副安排并不能證明,在劉備的心目中魏延比張飛更能干,或者說更受重用。
因為從地理位置來說,巴西郡的戰略意義同樣巨大。
在益州北部州郡中,巴西郡正北是劉備的第三大根據地漢中,西北是曹魏的隴西,東北是東三郡,正東則是益州重鎮魚腹縣。
從防御角度而言,巴西郡是漢中背后的第二道防線和堅實后盾。
萬一漢中形勢緊張,張飛能從巴西郡迅速馳援。
而張飛的軍職遠遠大于魏延,當漢中有難張飛領軍救援時,他才是漢中的第一指揮者。
即使漢中失守,張飛還能在巴西郡堵住曹魏大軍南下勢頭,同時能遏制住曹魏從東三郡方向的突破。
并且一旦荊州有危難,張飛可以從巴西順流而下支援荊州。
而當劉備要出兵北伐雍涼時,巴西郡的張飛又會成為真正的北伐先鋒。
因為漢中郡的人口大多都被曹操遷走,短期內自保有余進攻不足。
可以說,劉備是將益州的腹心之地交給了他的“三弟”張飛駐守。
當初劉備在聽聞關羽在荊州有難時,本想令張飛從巴西出兵支援關羽。
但劉備考慮到東三郡中,孟達與劉封二人可能有不臣之心,也許會叛逃曹魏。
東三郡位置緊要,若此處為曹魏所得,那么漢中不僅有可能不保,甚至在張飛率軍離開后,魏軍也可從東三郡直接順流而下,攻擊益州腹地。
所以劉備先命張飛北上穩定東三郡。
并且單單從進軍速度來說,不同于張飛在率領大軍進入到荊州后,只能由陸路支援襄樊的關羽。
張飛領兵駐守的閬中城外就有漢水流經,張飛可率軍隊從漢水先短期逆流至西城郡,而后在西城郡一路順流而下直抵襄陽城下。
這樣張飛既能穩定東三郡形勢,保護益州腹地,又能快速到達襄陽城下支援關羽,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在樓船之上,與張飛正在對話的人,正是西城太守申儀。
申儀在看到張飛意有所指得,對自己問起東三郡的地形,他不禁臉上露出了一些心虛的臉色。
他而后拱手對張飛言道“右將軍見微知著,自有見解,儀不敢妄言。”
看著眼前的這個面貌老實的西城太守,張飛用眼神細細得打量他。
面對著張飛如虎眼般的打量,申儀嚇的在大冷天中,冒出了一身冷汗。
張飛跟隨劉備征戰數十年,早年便與關羽被世人同稱為萬人敵。
當年當陽一戰,張飛領二十余騎為劉備斷后,抵抗曹操的數千騎軍。
在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一聲大喝嚇得人數眾多的曹操軍不敢上前。
這才為劉備爭取到撤退的時間,自那一戰,張飛勇武之名便響徹天下。
在入荊州之后,張飛更是在離東三郡不遠的巴郡內,擊敗了曹魏名將張郃。
張郃為了逃命,只得放棄戰馬攀山而逃,僅率領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