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看到糜旸目光中有著殺機,他瞬間的嚇得轉過頭去,騎上自己的駿馬向前奔逃去。
而糜旸看到孫權就在他前方不遠處后,他趕緊拍馬朝著孫權追去。
孫權的親衛們見糜旸領兵緊緊追在身后,他們在谷利的命令下,紛紛轉身朝著糜旸殺來。
孫權的親衛跟隨在孫權身邊數十年,他們是如今近十萬吳軍都潰散的情況下,孫權身邊最后的護衛了。
上千孫權親軍轉身,朝著糜旸及他身后的兩千騎軍殺來,面對這自殺般式的沖鋒,糜旸絲毫無懼。
他駕駛著胯下的馬匹,從地面上高高躍起,他躲開了孫權一名親軍的長槍突刺。
在半空中時糜旸騰挪身軀,一劍朝后砍去,那名向其突刺長槍的孫權親衛當即身首異處。
太子四友,個個都是騎術不凡之輩。
在糜旸砍完這名孫權親兵后,糜旸身后的兩千余蠻騎也駕駛著戰馬,沖入了千余孫權親軍的陣型之中。
在兩千余蠻騎沖入上千孫權親軍的陣型中后,沒有統一指揮的孫權親軍,瞬間被殺了個人仰身翻。
但兩千余五溪蠻畢竟都是步兵,他們不擅騎術。
若是一般的駕馭戰馬倒是會,要是讓他們在馬上擊殺他們,反而讓他們不習慣。
因此在沖過一陣后,這兩千余蠻兵就紛紛下馬,朝著那上千孫權親軍繼續殺去。
見到這一幕,糜旸雖有心阻止。
但這時沙摩柯不知道往哪里虐殺敵人去了,不通蠻語的他根本指揮不動這兩千蠻兵。
而且如今追擊孫權要緊,所以糜旸只能領著他的百余親衛繼續朝著孫權追去。
孫權的親軍已經全被兩千蠻兵擋在了,現在糜旸與孫權之間已經再無阻礙。
而一直在斜眼觀察后方局勢的孫權,見糜旸領著百余騎軍在沖過他親軍的阻礙之后,繼續朝著他殺來,他嚇得魂飛魄散。
孫權用力的抽著馬鞭,希望胯下的駿馬能夠再次帶他脫離險境。
當初逍遙津一戰時,正是他胯下的這匹北地駿馬越過了寬闊的逍遙津,才救了他一命。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孫權為了能最大發揮出胯下駿馬的優勢,他駕馬一直朝著大營深處而去。
他希望能憑借著胯下駿馬高超的彈跳力,利用大營中的各種營帳,甩開背后的糜旸。
但糜旸自身騎術不差,再加上他的百余親衛個個騎術也是非凡。
所以哪怕他們胯下的戰馬不能與孫權的相比,但糜旸與百余親衛還是緊緊咬著孫權不放。
越往大營深處,周圍的火光越弱。
糜旸擔心追丟了孫權,看著孫權那身在黑夜中顯得格外注目的大紅長袍,他便高聲大喊道“穿紅袍的是孫權”
“擒殺孫權者,封萬戶侯,賞萬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糜旸這一喊,他身后的百余騎軍也興奮地齊齊喊了起來。
孫權在聽到糜旸的呼喊之后,他嚇得趕緊將身上的長袍給解了下來,扔在了地上。
孫權的舉動令糜旸一怔。
這時他在孫權身后見到他的長髯迎風飄揚,他又大喊道“有長髯的是孫權”
“擒殺孫權者,封萬戶侯,賞萬金”
百余糜旸親軍又齊齊隨糜旸高喊起來。
孫權在聽到這話語后,又嚇得拿出佩刀割下了自己的長須。
當初孫權領兵北伐合肥時,因為他相貌威武,因此被張遼稱為紫髯將軍。
紫是代表威武的意思。
往日里孫權也一直以自己有長髯為美,沒想到今日他為了逃命,既然將他往日一直視若珍寶的長髯給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