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并沒有因為立下大功而居功自傲,對于公安主將的虛名,他并不看重。
公安并沒有委任縣令,所以李嚴這個公安主將得軍政一把抓。
而戰后公安城的重建工作,城外數萬吳軍尸體的處理工作,以及春季將到,開春安排農業生產的工作,全都順理成章的落到了李嚴的身上。
因為政務繁忙,這一陣李嚴幾乎日日熬夜。
幸虧李嚴政治才能上佳,所以處理這繁雜的政務起來,倒也是條理分明。
在李嚴的主持之下,公安一切正在朝著正軌而去。
這幾日里,張包幾員小將一直纏著糜旸,讓他講講當夜的所有經過。
現在張包幾員小將,已經快成為糜旸的迷弟了。
糜旸不勝其煩,將關平推了出來打發張包幾人。
面對著老大哥關平,張包幾人可不敢放肆。
而在糜旸面前甘為副將的關平,在張包幾位小輩可是盡顯老大哥威風。
只是張包說的一件事,倒是令糜旸頗為上心。
那便是譙周幾人又開始作妖的事,對于這事,糜旸明確表明了他的態度“還當治之。”
就在糜旸與張包幾人在公安城中,吵吵鬧鬧度過一段時間之后,劉備的使者終于來到了公安城中。
“察糜旸殊有大功,得王命之日起,領有功諸將北上江陵受賞。”
在得到這個王命之后,糜旸立即開始安排北上的事宜起來。
而諸事宜之中,本來最重要的莫過于報上公安一戰中的立功將領名單。
但這件事,糜旸之前已經夾雜在戰報之中了。
身為公安一戰的主將,在守備公安這數月來,何人該賞,何人該罰,都在他的那份名單之中。
這是糜旸籠絡人心的絕好時機,也是專屬于他的權力。
在這件事早已做好的情況,目前最緊要的事,便是押解罪犯俘虜北上一事了。
其中罪犯便是劉闡,而俘虜的代表卻是呂蒙。
在那夜一戰中,病重躺倒在營帳中的呂蒙,在第二日漢軍打掃戰場時捕獲。
在抓到這個江東重臣之后,糜旸便想著把他獻給劉備。
在得到王命之后,他馬上帶領著關平、于禁、沙摩柯諸將并一干罪犯、俘虜,在上千漢軍的護衛下朝著江陵城出發。
公安城中的百姓知道糜旸要走了之后,他們紛紛不舍得聚集在街巷兩旁,歡送著守護他們家園的糜郎離去。
糜旸雖走,但他的故事會一直在公安百姓中流傳不息。
百姓很淳樸,誰守護他們,他們就會傳唱誰。
在經過數日的跋涉之后,糜旸這支隊伍就已經到了江陵城外。
而在糜旸到達江陵城之后,劉備立即就廣告群臣,明日在城外高臺之上,對糜旸等一眾守衛公安的將校進行封賞。
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底,今日天氣晴朗。
今日亦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最后一天。
江陵城外,長江之旁,有一座高達數丈的高臺。
這座高臺乃是當初周瑜打敗曹仁,拿下江陵后,為了慶功所建造的。
當年周郎于這座高臺上揮斥方遒,飲酒高歌,宣耀江東武功。
今日劉備將這座高臺用來封賞一眾擊破吳軍的將校,可謂是世事難料。
在天色剛亮時,這處高臺上下就已經聚集了無數人。
高臺之下有持槍守衛的數萬甲士,高臺之上有觀閱封賞的百位漢臣。
在禮儀官的引導之下,糜旸領著一眾立功的將校,來到了高臺之下。
在糜旸出現后,高臺上下數萬雙眼睛就齊齊向他看來。
百位漢臣中認識他的,臉帶喜悅。不認識他的,臉帶好奇。
但這時,這百位漢臣,無一內心中不在為他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