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看來,荊州這次有此危難,除了有孫權這個兩面三刀的外患之外,還因為他的治下出現了內憂。
如一直跟隨他的士仁,身為公安守將,竟然私通外敵。
如駐守東三郡的劉封,身為他的兒子,竟然擁兵自重。
若無這二人,荊州斷然不至于會落到之前那么危急的局面。
在知道了這一點后,為了荊州的長治久安,劉備已經決心在戰后開啟一場人事大調整。
否則若內憂不除,荊州始終難安。
而一向與關羽不合的潘濬,自然也在劉備的考察名單中。
就在劉備與關羽君臣二人對話的時候,劉備身后的兩萬大軍已經來到了大營之外。
隨軍出征的諸臣也陸續來到劉備身后。
劉備此次雖攜帶三萬大軍入荊,但之前調派李嚴領兵五千支援公安。
后關羽與糜旸連番大勝,導致江陵城中多了很多俘虜,所以劉備又分兵五千給糜芳駐守江陵。
在兩次分兵之下,他帶來的大軍只剩下了兩萬。
劉備見諸臣已皆到,于是便令諸臣一起入營商討軍務。
在諸臣之中的糜旸,剛才在馬上就遠遠見到了劉備與關羽的相會。
在見到那一幕時,糜旸有種心中遺憾彌補的巨大愉悅感。
在原來的歷史上,建安二十年的荊州會面,是劉備與關羽最后的相會。
建安二十五年時,劉備得到的是關羽身首異處,悲痛不能自已的消息。
現在在他的努力之下,歷史上的種種遺憾都被他所改變,糜旸只覺得這段時間他所做的努力沒有白費。
后來他憑借著原身的記憶,看到了關羽身旁的張飛、黃忠等人。
黃忠自然病死,不用管他。
至于張飛嘛這個還得好好籌劃。
畢竟真正害死張飛的,乃是他的性格。
只是現在的糜旸還不知道,他已經被關羽內定為女婿。
漢軍大營中的關羽帥帳并不大,最多只能容納幾十位臣子議事。
而這次單單劉備帶來的有名有姓的臣子,就不止幾十位。
所以劉備下令武官位在將軍以上,文官位在議郎以上的,才入帳議事。
糜旸身為偏將軍兼關內侯,當然是有資格入內議事的。
而且還因為他的侯爵,他的座次頗為靠前。
若是以往糜旸這樣一個年輕人,敢坐在如此靠前的位次,那自然會被群臣所不滿。
但如今以糜旸的戰功,他不坐在靠前的位置,那起碼大帳中有至少一半人都不敢入座。
在劉備坐在帥座上,及諸臣盡皆入座之后,關羽與張飛對視一眼,而后他二人齊齊走到劉備身后擔當起了護衛。
關羽與張飛的這一舉動,完全是自發的。
劉備見到關羽與張飛有這副舉動,他的臉上也只是露出了溫和的笑意,他的目光中充滿了回憶。
他并沒有阻止如今天下聞名的關羽與張飛,當他身后的護衛。
當年劉備地位不顯,身望不高時,每當他宴飲賓客,商議事務之時,關羽與張飛兩位萬人敵就會侍立在劉備左右,護他周全。
后來隨著劉備事業的越發壯大,關羽留鎮荊州,張飛留鎮閬中,這一幕劉備議事,關張護衛的情景便已經近十年不再有過。
無論關羽與張飛如今如何威震天下,但他們從來沒忘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