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水,三處要地唇齒相依,同氣連枝。”
“而相對于漢中與襄陽二郡,東三郡雖處與群山之中,但東三郡乃是整條漢水防線的樞紐之處。”
“東三郡若失,漢中與襄陽的聯系,當即會被攔腰截斷,無法相互呼應起到共同北伐之效果。”
“而且東三郡雖然并不直接面對北方強敵,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駐守東三郡之將既可繞道漢中,北伐庸涼,亦可直接順水東下,攻擊中原腹地宛許之地。”
“群山環繞,令東三郡易守難攻,北伐之時,東三郡守將無后顧之憂,可盡起大兵。
且東三郡境內漢水流淌,糧草運輸方便,可東可西。”
“當世男兒,以戰功稱雄。如此形勝用武之地,曹操苦求而不得,將軍若棄之不求,豈不可惜”
鄧艾邊說邊擺弄著地上的石子,在他的擺弄之下,大致的東三郡地圖,被其粗略的描繪在滿是黃土的地上。
在鄧艾說完后,他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旸,見糜旸的神色似有心動之色,他心中大喜。
只是這時糜旸卻說道“東三郡雖是戰略要地,然并不富庶,將來若以東三郡為基地出兵,糧食不足該如何”
面對糜旸的這個疑問,鄧艾心中早有腹稿。
他指著地上的“東三郡”道“東三郡雖受群山環繞,然其境域廣大,境內不缺平原之地。”
“最重要的是,東三郡境內水系縱橫。”
“糧食者,無水不生。”
“將軍若能駐守東三郡,可大開河渠,引水澆既平原,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
“并且東三郡平時并無戰事,將軍可大力開展屯田之政。”
“如此不出數年,東三郡所產之糧食,足夠將軍麾下大軍馳騁四方。”
聽到鄧艾如此說之后,糜旸問出了他心中的最后一個疑問。
“不久前漢中王已經指派右將軍前往董督東三郡,漢中王又豈會再命我前去駐守東三郡呢”
這個消息倒是鄧艾之前所不知道的,但是關于名震天下的張飛的之前的情報他還是知道的。
鄧艾臉上浮現思索之色后答道“右將軍之前為漢中王所器重,駐守巴西閬中。”
“巴西閬中乃益州腹心之地,且巴西境內異族頗多,如此要地漢中王當不會輕易換人鎮守。”
“艾以為漢中王令右將軍董督東三郡之舉,應該只是權宜之計,將軍勿憂。”
“以將軍當今戰功威望,及與漢中王之親密關系,若求取領兵駐守東三郡,漢中王應當是會允肯的。”
聽到鄧艾如此說之后,蹲在地上的糜旸不禁仰頭大笑起來。
這時在周圍上千人的注視下,他們發現了有些詭異的一幕。
氣度不凡,聲名遠揚的糜旸,此刻正不顧身份蹲在地上,湊近一位衣衫破爛,說話磕絆的“乞丐”。
他聚精會神看著那名“乞丐”在地上擺弄,小孩才會玩弄的石子,并且在最后還發出了一陣陣大笑聲。
這一幕莫說是上千青壯不理解,就連與糜旸是好友的張包幾人,也覺得大為詫異。
因為鄧艾聲音并不大,加上他們都不在糜旸身邊,所以周圍的人都聽不太清鄧艾說了啥引得糜旸發笑。
不知道的,還以為糜旸是在跟什么當世名士暢談呢。
張包駕馬湊近關平身前,他低聲問關平道,“坦之,子成在公安也這樣嗎”
面對張包的詢問,關平狠狠瞪了他一眼。
他能說他,也沒見過糜旸這樣子過嗎
不行,身為他最好的朋友,不能這么說。
關平在瞪了張包一眼后,口中發出一聲輕哼道“有時會。”
聽到關平回答的張包,臉上流露思索之色。
看來他要成為名將的路還很長。
糜旸在大笑完之后,拍著鄧艾的肩膀言道“你很有才略,以后就當我的書左吧。”
見糜旸委任其為書左,鄧艾激動的對糜旸俯首叩拜。
書左,是一主辦文書的左官。
書左乃是長官直接辟除的一種屬官,算是長官的親近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