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在東三郡穩定下來后,糜旸再親自為他們進行婚配,為他們分配田畝。
一旦在東三郡中有了妻兒,有了田地,他們心中的牽掛有了,對糜旸的歸屬感自然就有了。
將來要是糜旸帶著他們去打江東,問題都不大。
當然這世上總少不了偷奸耍滑的人,在對招募入伍的吳軍登記籍貫信息時,總有人會想著渾水摸魚,為了預防這一點,糜旸定下了舉告獎懲制度。
每當招募好一支吳軍降卒后,糜旸便會將這剛招入伍的吳軍降卒以百人為一曲,而后將他們拉到所有的吳軍俘虜之前。
糜旸是不知道那些吳軍俘虜的底細,但他們互相之間肯定會有人知曉對方的底細。
糜旸所定下的舉告獎懲制度,便是若有人能主動指認出有人偷奸耍滑,明明不符合他定下的“三不收”標準,還來主動入伍。
那么指認的人糜旸通通獎一金,再立即放歸回江東。
并且為了保證指認的準確性,糜旸還允許多人同時指證,以方便他驗證消息。
一金聽起來不多,但卻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巨額財富。
兩軍交戰之時,重賞之下都會有勇夫愿意擔當先登之任,更何況如今只要指認就好,不需要冒生命危險。
在糜旸的獎勵之下,許多吳軍俘虜都眼中閃出了火熱,躍躍欲試。
于是在第一天的指認之下,上千位士卒中,就有數十位士卒被指認出不符合糜旸定下的“三不收”標準,而混入他的招兵隊伍中。
哪怕糜旸在這些吳軍俘虜中的威望已經十分深重,但這世上從來不缺耍小聰明的人。
糜旸并沒有食言,當眾獎勵了那些出來指認的吳軍俘虜,并將他們全部放回江東。
話說,,,版。
而對于那些偷奸耍滑的吳軍士卒,糜旸亦不留情,將他們當眾斬首示眾,然后將他們的首級懸掛在招兵的轅門之下,以此來警示著其余的人。
早在正式招兵之前糜旸便提前宣告過“若有欺瞞,軍法從事”,在已經提前宣告的情況下,那些人還想著蒙混過關,慈不掌兵,軍法不是兒戲。
在糜旸的懸首警示之下,所有的吳軍俘虜都心神大駭。
加上他們本來心中就對糜旸十分畏懼,因此在接下里的招兵過程中,再無人敢懷抱欺瞞心理。
在完成這件事后,糜旸便將剩下的招兵事宜,一并委托給鄧艾。
鄧艾對于自己剛加入糜旸麾下,就被糜旸委以如此重任,他心中十分感動與興奮。
在遇到糜旸之前,他還僅僅是個看守稻草的不入流小吏。
遇到糜旸之后的他,沒多久就承擔起招募數千精兵的大任,這讓鄧艾心中充滿了干勁。
他不擔心自己做的事情多,就怕自己明珠暗投,不得重用。
越重用他,他對糜旸的感恩之心就越強。
因此這幾日來,他日夜住在軍營中忙碌著招兵之事,并且為了回報糜旸,他對招兵事宜的一切大小事務全都親自統籌過問,就擔心哪里出了疏漏。
有著自己定下的舉告制度,再加上鄧艾這個干練之才親自的操持,糜旸對軍營中的招兵事宜并無擔心。
這幾日,糜旸大多呆在江陵城的太守府中,一方面是協助陳到處理政務軍務,另一方面便是打算收拾自己的行裝。
南郡作為目前整個荊州的樞紐,在連番大戰之后,它一日中所產生的的政務軍務是很多的。
而糜芳明顯不是個合格的太守。
在陳到接任南郡太守的職務后,他看見太守官署中那堆壓成山的各地上奏時,饒是沉穩的他,也差點沒一口老血直接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