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糜旸知道,就離這夏口不遠處,有著兩位曹魏名將正在虎視眈眈著。
糜旸看著五千吳軍陣前的陸遜,這是他第二次見到他了。
糜旸傳令讓身后的漢軍退后五十步,對面的陸遜見狀,也如糜旸一般下令讓身后的吳軍后退五十步。
在糜旸與陸遜的各自傳令下,兩軍軍陣瞬間相隔數百步之遠。
隨后糜旸輕提韁繩,朝著兩軍軍陣中間的空地中走去。
當糜旸驅馬行動之時,陸遜正要如糜旸一般驅使戰馬上前,但卻被身旁副將所阻。
看著身旁副將那畏鹿如虎的樣子,陸遜怒道“糜旸亦是人,難不成乃天神乎”
說完后陸遜不顧副將勸阻,執意驅馬上前。
很快,糜旸與陸遜就在兩軍陣前的中心點交匯。
在陸遜來到身前后,糜旸看著歷史上名傳千古的名將陸遜笑著說道“伯言,看來你在軍中威望不高呀,想獨自上前都有人敢阻止。”
聽到糜旸這么說,陸遜認真答復說道“那是自然,汝之人頭尚未取,吾之威望何著”
陸遜的話語令糜旸大笑起來“伯言,世人多言汝性格溫和,沒想到亦有血性一面。”
“吾之人頭一直在西,若有本事盡管來取。”
“只恐伯言有心,而江東無力矣。”
“猾虜能再起十萬大軍乎”
對于糜旸的此番話語,陸遜只能冷哼一聲。
當初要是他為十萬大軍主將,勝負尚未可知。
見陸遜冷哼不答復自己,糜旸不想浪費時間,他主動問道“孫登何在”
在糜旸的詢問之下,陸遜掏出身上的令旗一揮,隨即他身后的大軍就齊齊分成兩列。
一輛馬車上載著一位幼童,從兩軍讓出的通道中,緩緩朝著糜旸而來。
糜旸看到這一幕,亦揮舞著手中令旗,而后漢軍中的幾騎便飛奔而出,朝著孫登而去。
那幾騎中為首的是王甫。
王甫去年曾作為關羽的使者,前去江東拜會孫權過,在那次會面的宴席上,王甫見過孫登。
這次關羽攜帶王甫隨軍出征,便是讓王甫來驗明正身的。
在王甫率領幾名騎士來到孫登的車駕之前后,他認真查看了孫登的樣貌,發現與印象中并無差別后,便轉身對著糜旸點頭。
在確認是孫登無誤后,糜旸令王甫護送著孫登朝己方大營中走去。
而后糜旸對著陸遜拱手,就要離去。
就在這時陸遜叫住糜旸,對其問道“當日吾寫信麻痹關羽之時,這計策是否就已經被你識破。”
見陸遜問起這件事,糜旸并沒有正面回答。
他抽出腰間長劍,俯身在他與陸遜之間的地上畫了一條界限,而后對著陸遜言道
“今日你我兩家重訂盟約,各守疆界,互不侵犯。之前各為其主,往事已不必提。”
“爾軍新破,創痍未復,汝主始求通親,以為自補,可自顧療傷耳。”
“若再起歹心,欲重新以傾覆之兵,遙遠東來而送死,那吾必不再讓你軍有一人逃命。”
說完后,糜旸回劍入鞘,駕馬往己方大軍中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