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雖然性格優柔,導致益州豪強坐大,上下法度廢弛。
但這是他的性格與能力問題,從他的本心來說,他并不是有意殘害百姓的暴君。
所以劉章在成都城中的益州牧府邸,并不十分金碧輝煌。
劉備入主益州后,崇尚節儉不講究享受,在將益州牧府邸擴建為漢中王宮時,并沒有大興土木,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建筑而已。
方才劉備所說的崇文殿,想來便是一開始益州牧府中的崇文館擴充而來。
劉備少年曾拜當代大儒盧植為師,雖然劉備本人不怎么愛讀書,但他卻知道學問在當世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于是在入主益州之后,劉備第一時間便命人將劉禪從荊州接來。
在劉禪到達成都之后,劉備便四處延攬名師教導劉禪學習。
而劉備將劉禪學習的地點,便放在原本劉章與蜀中名士探討經學的崇文館中。
劉備不僅請了許多蜀中名師教授劉禪,他還命糜旸、關興、張包、趙統、譙周、周巨等當時在益州有名聲的諸多少年俊杰陪同劉禪讀書。
而正是因為此舉,后來劉禪在被立為漢中王太子后,糜旸等幾人才漸漸被譽為“太子四友。”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糜旸在崇文館中陪同劉禪一起學習了好幾年,對于那處的所在自然熟悉無比。
在連續穿過幾處宮門之后,糜旸來到了王宮中的深處。
在這一路上,糜旸曾被不少王宮衛士攔下來過。
但在自身出示官印證明了身份之后,糜旸便沒有受到太多為難。
哪怕沒有著公安一戰帶來的威名加身,糜旸這個名號,在王宮中亦是許多人知曉的。
但剛來到了王宮中深處時,糜旸卻被一位身披精甲,相貌與其有幾分相似的將軍所攔下。
在看見這位將軍后,糜旸的臉上浮現笑容,他對著這位將軍一拜,口中言道“旸拜見大兄。”
攔住糜旸的這位年輕將軍,名糜威,字文重,乃是糜旸的堂兄,安漢將軍糜竺的獨子。
糜威與糜旸一般,皆不算是糜竺與糜芳的長子。
當年因為戰亂,糜竺與糜芳的子嗣大多或死或走失在戰亂中,所以最后糜竺與糜芳,皆只剩下糜威與糜旸這一個兒子。
糜氏一族經過多年的優良配種,相貌都不俗。
糜威有乃父之風,相貌雍容華貴,并且精通箭術與馬術,擅長騎射征戰。
糜威的年紀比糜旸大十一歲,在糜旸年少時,糜威就已經開始跟隨劉備四處征戰,在四處征戰之下,糜威立下了不少戰功。
最后糜威因戰功累升為虎賁校尉,又因為糜威外戚的身份,劉備對其十分信賴,令其執掌一部分虎賁禁軍,宿衛王宮。
在不久之后,按歷史上的發展,糜威會在劉備稱帝后成為虎賁中郎將,執掌整個王宮的禁軍。
對于糜氏一族的信任,劉備是真誠且不曾動搖過的。
雖然糜威與糜旸年紀相差甚大,但是糜竺與糜芳兩兄弟感情極好。
加上糜旸其實自幼是跟隨在糜竺身邊的,所以糜威與糜旸的兄弟感情與父輩相比只好不差。
糜威在糜旸對其一拜后,他伸手拍了一下糜旸的肩膀,笑著對糜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