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仆人陸續端上各類佳肴之后,糜竺指著糜旸食桉上的一道佳肴言道“這是魚羹,你小時候最愛吃的。”
“快嘗嘗,看看是否合口味。”
說完后,糜竺便一臉期待的看著糜旸。
在糜竺期待的目光之下,糜旸用著夾起一塊魚肉放入嘴中細細品嘗起來。
魚肉入口鮮香,雖沒有后世豐富的左料調味,但保持著魚的鮮味,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在吃完一塊魚肉后,糜旸看向糜竺言道“味道極好。”
見糜旸這么說,糜竺臉上的笑意更濃。
這時糜威身旁的董氏開口笑言道“父親得知子成今日歸來,一大早就命人前去外江捕魚,為的便是讓子成能品嘗上最鮮美的魚肉。”
董氏是糜威的妻子,原南郡枝江人。
當年東漢末年喪亂,董氏跟隨族人一同入蜀避難,投奔時任蜀郡太守的族中長者董和。
按關系來說,董允算是董氏的族弟,只是兩人關系不近不遠,雖未出五服,但亦不是很親近。
在聽到董氏這么說之后,糜旸當即舉手對糜竺拱拜道“多謝伯父。”
糜竺面對糜旸的感謝撫須微笑,他對糜旸說道“子成喜歡就好。”
看著眼前這個對他疼愛無比的伯父,糜旸的心中充滿了感激。
糜竺不僅是疼愛他的伯父,更是糜氏一族所有族人的地位源泉。
東海糜氏雖原來只是商賈之家,但經過多代的養望,在糜竺這一代已經正式邁入了士族的階段。
糜芳不提,糜竺在當世的名聲是不低的。
建安元年時,曹操方才奉迎天子,始建大漢宗廟于許都。
為了證明許都朝廷的合法性,曹操舉薦了很多天下名士為朝廷效力,例如華歆、王朗等都是那時候被曹操所舉薦的。
而那時,糜竺亦在曹操的舉薦之列。
曹操上表薦麋竺為嬴郡太守,為了打動糜竺,曹操還特地寫了一封奏表給天子。
那封奏表名為表糜竺領嬴郡,曹操在奏表中言道偏將軍糜竺,素履中貞,文武昭烈。
曹操的上表是要給天子及一眾公卿大臣看的。
也許曹操上表推薦糜竺擔任嬴郡太守有著其他的目的,但若是糜竺在世間的名聲不高,那時根基未穩的曹操亦不會寫這封奏表。
這封奏表足以證明,當時在許都一眾公卿大臣的眼中,糜竺的名望是足夠擔任兩千石高職的。
后來劉備想投奔劉表,亦是先派了糜竺與孫乾前去與劉表溝通。
按照劉表那個沽名釣譽的性格,劉備既然敢派出糜竺前往劉表那里,足以說明糜竺的名望可以得到劉表的認可。
劉備入主益州后,更是感恩糜竺往日中對他的傾家付出及不離不棄,拜他為安漢將軍,并明確表示,糜竺的地位在一眾將軍之上。
今日糜竺因為腿疾不去迎接劉備,也沒有一位大臣敢逼逼啥。
可以說若沒有糜竺,就沒有糜旸的今日。
糜竺在一日,在糜旸完全成長起來以前,糜氏在劉備勢力中的地位,就一日不可動搖。
糜竺年事已高,又因為早年受過戰傷,所以留下了腿疾。
這樣的情況下,糜竺本來不能長期跪坐,但是今日糜旸的歸來令他很是開心,所以他今日特地出席。
糜竺在席上囑咐了糜旸很多話,大多是讓糜旸要多加小心戰場兇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