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之前曹操為其所打造的“人心所向”令其在稱帝時,不會受到多大阻力。
但一旦這新選官之法公布,那么他便將徹底得到天下世家的擁護,從而在他們的極力擁戴之下,登上那夢寐以求的至尊之位
當司馬懿說完九品官人法的所有內容后,曹丕不禁于內殿之中大笑起來。
外殿曹操靈幔迎風飄搖,內殿曹丕笑聲燦爛無比,這諷刺的一幕,卻代表著司馬懿完全說服了曹丕。
在曹丕笑完之后,他看向司馬懿言道“來日孤稱帝之日,便是你封侯之時。”
曹丕知道天下沒有不講究利益的忠誠,司馬懿為他精心籌劃,為的不就是建功封侯嗎
既如此,只要司馬懿能為他排憂解難,那他便給司馬懿想要的。
天色已深,司馬懿緩步走出了大殿。
當殿門緩緩打開的那一剎那,司馬懿扭身看向身后的曹操靈位,在離去之前,他再次對著曹操的靈位深深一拜。
所謂之九品官人法,類似的想法陳群早在先前就有,畢竟如此復雜的一個選官制度,是不可能瞬間就想出來的。
如今陳群能有信心正式提出這種選官制度,那是因為這種制度早在他的心中思謀無數次,才漸漸完備。
司馬懿今日對曹丕說的話,全部都是真的,他沒有以假話欺瞞曹丕,但他卻將一些話選擇性的告訴曹丕。
其實早在數年以前,陳群就曾建議曹操實施類似九品官人法的選官制度,但卻被曹操所否決。
也許那時九品官人法還只是個想法,沒有詳盡的內容打動曹操。
或許那時曹操是出于某些顧慮否決了這個建議,但不管如何,現今曹操的繼任者十分高興的采用了這種選官制度。
這便足夠了。
司馬懿站在大殿之外的石階之上,他遙望著天空的西南方向,嘴中喃喃道
“天命如此,大漢將亡,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說完這句話后,司馬懿的腦海中響起了他一個個視作對手的人。
劉備、關羽、諸葛亮、糜旸
他的嘴角浮現一絲笑意,那笑意似在嘲笑他們自不量力。
漢建安二十五年三月初,魏王曹操病逝于鄴城,這個消息從鄴城王宮而出,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四面八方散播而去。
當中原各地的官員,將領知道這個消息后,紛紛嚎啕大苦,換上喪服為先王曹操舉哀。
那些被要求前去奔喪的官員,當收到來自鄴城王宮發出的王令時,立即將政務安排好之后,便朝著鄴城狂奔而去。
他們如此著急,一是想趕在曹操的棺槨下葬之前趕到鄴城見曹操最后一面,二是向新王曹丕表忠心。
至于駐守各地的將領、如曹仁、曹彰、夏侯惇、張遼、張郃等,他們雖無法親自前去奔喪,但亦紛紛派出使者前往鄴城,表達哀悼之意及向曹丕表示臣服之心。
因為今世的歷史已經發生改變,曹操不在洛陽病逝,曹丕亦在曹操身邊,所以歷史上曹彰將兵問魏王璽綬何在的一幕并未發生。
就連各地發生的一些兵變如“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亦在主喪大臣賈逵的寬容處理之下,漸漸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