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糜旸威名顯著,對于這樣的人,申儀是不會掉以輕心的。
單單通過一次會面,就對糜旸的為人下判斷,這不符合申儀的性格。
申儀并非是起了反叛之心,只是他知道,糜旸作為漢興郡的太守,又有著一萬大軍在手,若是他對申氏一族起了什么歹心的話,那無疑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其實對于申儀來說,他并不在意漢興太守是誰,也不在意自己是否就是太守。
他最在意的是,漢興郡的太守會不會對他申氏造成威脅,會不會阻礙他申氏在漢興郡中的勢力擴張。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所以接下來糜旸的態度與行動,決定了申儀對他的態度與行動。
雖然糜旸手中有一萬大軍,但是他申氏在漢興郡一地經營多年。
若萬一真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步,占據地利人和的申氏族兵,不一定沒有一戰之力。
在思索之后,申儀伏在桉上開始寫信。
不久之后,一封信箋就已經寫好。
申儀呼喚進一位族人,在這位族人進來后,申儀將手中寫好的信遞給他,讓他連夜出發,將這封信送到上庸城中的申耽手中。
這位族人在取過信后,便快速離去。
在族人離去之后,申儀熄滅了房中的燈火。
就看接下來糜旸會怎么做吧。
若他真的無有歹意倒也罷了,若他接下來有什么壞心思,那么申氏一族亦不是好惹的。
懷抱著這種想法,申儀最后陷入了沉睡之中。
不久之后,上庸城中的申耽收到了申儀的來信。
在看過信中內容之后,申耽的臉色頗顯沉重。
他知道他弟弟的性格,相比他,他的弟弟更多了幾分野心。
以往申儀積極進取的態度,的確對申氏一族勢力的擴張,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今非昔比。
當初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漢中郡周圍并沒有太過強大的諸侯。
所以他們申氏才能在亂世之中,憑借在當地的影響力快速壯大。
但在如今,漢中王劉備已經基本統一荊益兩州。
在這樣的情況下,申氏一族不能再有絲毫不臣之態露出。
這也是他當初將妻兒以及宗族,都遷往成都為質的原因。
申儀若再不改改他的性格,那么遲早有一天,會害了申氏的。
在這種想法之下,申耽當即寫了一封回信,讓這位申氏族人帶回西城給申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