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形復雜,更加貼近實際戰場的真實情況,在野外練兵,有助于新兵快速成長。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之時,因為軍中頗多剛剛招募的新兵。
于是他便扎營于沔北陽平關外,實行治戎習武,操練士卒的前期北伐準備。
在決定好后練兵的地點后,糜旸便帶著一眾親信及五百親軍,朝著上庸城中而去。
而在糜旸不在的時候,臨時代理太守一職的申耽這時正帶領著一眾郡府僚屬,在上庸城外等待著糜旸。
在申耽看到糜旸出現之后,他連忙上前來到糜旸身前,對著他一拜,并將托在手中的太守璽綬交予到糜旸手中。
糜旸讓一旁的呂接過璽綬,而后他便與申耽及一眾上庸城中的僚屬進入到上庸城中。
申耽臉上的謙遜神色不似作假,他一方面領著糜旸朝著上庸城中走去,一方面對著糜旸講述著近來漢興郡中發生的一些政事。
對于這些政事,糜旸大多是當做笑話來聽的。
不管申耽對劉備如何忠心,或者說他對自己如何敬畏,他的立場不會變。
西城是申儀的大本營,上庸則就是申耽的大本營。
對于申耽來說,他怎么會將自己大本營中的真實情況,都告知糜旸呢
至于申耽亦獻上了一份戶籍、田畝總冊,對于這充滿水分的總冊,糜旸亦只是看看就好。
在申耽帶領著糜旸來到上庸城中的太守府之后,在大廳之中,申耽當即領著一眾太守府中的僚屬,對著糜旸正式參拜。
在帶領著眾多僚屬參拜過糜旸之后,申耽頗為恭敬的獻上一份當今太守府中眾屬吏的名單,對于這份名單,糜旸才稍微來了些興趣。
手中展開竹簡,糜旸的目光全都傾注在這份名單之中。
在糜旸的注視之下,整個大廳中的氣氛,陷入了一片寧靜之中。
大廳中的眾僚屬看著值守在糜旸身后的一眾臣子,在那些臣子之中,他們看到了之前在上庸城中,地位僅在劉封之下的孟達。
他們見之前位高權重的孟達,目前竟然還站在張嶷等人身后,心中不禁對糜旸身后的鄧艾、張嶷等人內心中起了很大的好奇心。
鄧艾、張嶷、丁奉、丁封這些人雖然出身都不是很好,但他們的外貌都是相當符合當世審美標準的。
至于從小接受良好教育長大的呂,更是一身寬衣博袖,一副名士的派頭。
在不了解糜旸身后這幾人的情況下,廳中眾僚屬都暫且只能以貌取人。
而在以貌取人之后他們發現,糜旸身后的這數位皆是不凡。
也是,糜旸威名在外,怎么會起用一些碌碌之輩作為自己的下屬呢
在廳中的諸位僚屬,可以說大多都是申耽的親信。
但同時他們久居官場多年,在察言觀色、見風使舵這方面有著不同尋常的才能。
因為對于糜旸的敬畏,他們并沒有輕易對糜旸及其身后的那些人起了輕視之心。
諸位僚屬又將目光望向將大廳團團包圍起來的糜旸親衛,看著他們一個個虎背熊腰的樣子,他們的心中忐忑不安。
歷來新府君上任,要想做到政由己出,第一件事大多是起用心腹。
利用自己的心腹,將原來郡府中處在緊要位置上的官吏,盡皆替換,這樣就能初步達到控制郡政的目的。
在這種觀念之下,廳中僚屬看著糜旸盯著名單沉思不語的樣子,他們的心中都犯起了滴咕。
府君,這是在打算將誰罷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