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申耽在聽到糜旸委任呂為郡丞后,且主管軍糧調動一事后,眼神中會有笑意呢
乃是郡丞一職的特殊性。
郡丞一職起源自秦朝,顧名思義乃是輔左太守的二把手,在邊疆地區的郡丞稱為長史。
雖然在官方的定義中,郡丞是郡中的二把手。
但與郡中的其他官職不同,郡丞大多乃是中央朝廷直接委派,不是太守自行辟除的僚屬。
本來中央空降的官員,在地方就很難有話語權。
再加上郡丞大多乃是中央親自委派,有著監督太守的責任,所以郡丞亦得不到太守的器重。
久而久之,郡丞一職形同虛設,它的職權大多被主簿、功曹兩職所瓜分。
時至今日,天下大亂,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降,郡丞一職更是不受待見。
在時人的士子中,更流傳著一句諺語“寧為一曹,不任一丞”。
建安以來,甚至很多郡的郡丞都是太守直接委任。
但因為經過幾百年的不受待見,在目前的地方官制中,郡丞一職大多不具備行政權力,只是一個地位頗高的虛職。
大多由一些有名望的名士擔任,充當著一個吉祥寶寶的作用。
畢竟有著主簿與功曹二職在,乃怕有些郡丞想行政,他也沒地方下手。
糜旸委任呂為郡丞,而不是主簿或者功曹二職,名為重用,實則是在暗示申耽,他無意插手郡政。
而且糜旸又在眾人面前指定呂擔任郡丞后,只負責糧草籌措調動一事,更是在眾人面前,宣告他的真正意圖。
那就是他只對保證大軍穩定的糧草有興趣,至于其他政務、人事,他都沒有插手的意思。
糜旸的這副安排,完全符合他身為一個名將的表現。
糜旸目前的打算是,想欲擒故縱降低申氏兄弟的戒心。
但是糜旸目前畢竟不是毫無名聲在身,并且初出茅廬的一個貴公子,若真是如此,那反而好辦。
糜旸現在在天下間的名氣都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旸若表現得過于軟弱或過于對任何事都不關心,那反而會引起申氏兄弟的疑心。
所以凡事要講究一個度。
既然目前天下人對自己的印象都是名將,那糜旸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固有的印象。
糜旸在申耽與申儀面前,露出一副對軍事在意,對政事不在意的表現。
為的就是告訴申氏兄弟,只要他們申氏兄弟不插手他在漢興郡中的軍事行動,那么他們申氏二兄弟在漢興郡中的政務行動,他亦可以不插手。
在安排完呂的具體職務之后,糜旸便對著申耽言道“吾在離開成都之時,大王曾囑咐過吾,令吾在漢興郡中務必要好好習練麾下兵馬,大戰在即。”
“大王有令,吾不敢怠慢。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要想練好一支大軍,糧草是重中之重,在這一點上,還望申君多多協助呂郡丞。”
聽著糜旸的話,申耽眼神中的笑意更甚。
糜旸這番話似乎是在說明,他在劉備心目中的重要性。
但大戰在即四個字,亦在透露著劉備對他將來的安排,那便是隨軍北伐。
作為一個不久后就要離開漢興郡中的太守,申耽又怎么會對糜旸的要求有所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