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達上庸城中之后,因為那時張飛大軍尚在,所以申耽對他還算客氣,一應政務還會與他一同商討實施。
后來劉備廢東三郡為縣,改任王洪為房陵縣長。
來到房陵縣中的王洪,處理政務時就處處受到當地豪族鄧輔的牽制,令他的政令根本無法順利實施。
現在聽到糜旸已經到來的消息,王洪覺得靠山已經到了,當然會欣喜。
只是他并沒有輕舉妄動,他知道目前他四周都是鄧輔的眼線。
而且鄧輔與申氏兄弟同氣連枝,早在他到達漢興郡中前,糜旸就告戒過他,務必要小心行事,不要輕易引起當地豪族的戒心。
在這種告戒之下,他只能等待著糜旸主動聯系他。
他手中有一封很重要的情報,要交給糜旸。
在上庸城外的那處河谷之中,一處處大營已經搭建完畢。
在孟達的指揮之下,萬余大軍的軍營搭建的很是規整,并且攻防備至。
在河谷中的軍營搭建好后,糜旸亦是如之前所言,帶領著一種親信及家卷搬到了河谷中的大營中。
他只將呂留在上庸城中,與申耽一同交接大軍的糧草事宜。
在來到河谷中的軍營中后,糜旸馬上安排起麾下萬余大軍的訓練事宜。
在大軍開展訓練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組建組織架構。
因為黃巾之亂以來,天下間戰爭頻繁,所以原先的兩漢軍制在適應實際戰爭需要下,已經發生了不少改變。
又因為各地的軍制不同,所以各地的軍隊組織架構亦有著差別,但大體上還是遵循著以下的組織架構。
漢代一個獨立作戰單位稱為營,一個營的編制是2000人左右。
漢代的兵制大多是以二和五的倍數為計算。
漢代軍隊中最基礎的單位為伍,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
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
最后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為一獨立的作戰單位,通常統軍者乃將軍或是校尉。
雖然大多一營多為2000人,但根據身份的不同,每位校尉或者將軍麾下統領的部眾都不同。
例如當初關平身為校尉時,統領的兵馬就是3000。
例如糜旸在劉備的特許之下,就能以一偏將軍之職,統兵萬余。
按照一般的軍隊編制而言,糜旸麾下的一萬大軍要分為五營。
但根據實際情況,糜旸準備對自己的軍隊編制做出一些細微的改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