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控上,在魏延看來,真正叛亂的應該是申儀才是。
魏延一下子就判斷出申儀是在撒謊,但正因為看出這一點,才引起了魏延的皺眉。
因為申儀有這番舉動,說明目前漢興郡正在進行著一場變亂。
漢興郡就在漢中郡隔壁,一旦漢興郡有所不穩,那么是會大大影響到漢中郡的穩定的。
在這點考慮之下,魏延不久后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命部將整兵三千,他要親自率領大軍前去漢興郡中一探究竟。
西城與漢中郡治所南鄭相距不遠,并且由漢水連接,所以不出三日就可抵達。
只是在離去前,魏延還是要重新布置一下漢中郡中各要塞的防務。
在丁封帶來鄧艾與丁奉之后,糜旸在諸將身前,手指著眼前岸上的木門塞對著丁奉言道“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在糜旸說完這句話后,丁奉立即明白了糜旸的意思。
丁奉抱拳對著糜旸言道“今日令將軍見矣。”
聽到丁奉這么說,糜旸的臉上露出笑意,他繼續對著丁奉言道“卿要兵馬幾何”
丁奉在仔細的觀察了岸上的形式之后,他對著糜旸言道“五百足以。”
當丁奉說出這句話后,張嶷、鄧艾等人的臉上都流露出詫異之色。
在糜旸與丁奉的對話之間,眾人都明白了糜旸的意圖。
因為聽聞丁奉之前在吳軍中,常勇冠三軍,每每斬將搴旗,所以糜旸想利用丁奉的驍勇,來拔除掉大軍眼前的那綿延的木質要塞。
而在那重重木質要塞之后,雖然因為木樁鹿角的阻擋,后方的申儀兵馬不能判斷出總數,但觀之至少亦有上千。
在岸上有著敵軍的阻攔下登岸已經不易,現在丁奉竟然還想帶領著少于敵軍的人數去擊破敵軍,真是好膽氣。
糜旸在聽到丁奉的話后,他看著丁奉認真的神情一點都不似作假,當即笑著說道“好,那卿就率吾的親軍去。”
“吾于樓船上按劍看賊者滅”
隨后糜旸令丁封去召集五百親軍,交予丁奉統領。
在丁封的召集之下,很快高大的樓船下方,就出現了上百艘走舸。
與張嶷與鄧艾臉有詫異不同,丁封似乎對丁奉充滿了信心。
走舸是所有戰船種類之中,體型最小的。
因為體型小,它裝載士卒的數量不如艨艟,斗艦多,船上的防御設施亦不如艨艟,斗艦上面完備。
但它的速度卻是最快的,最適合水軍搶岸登陸。
西城之外的木門塞,或許因為是申儀剛剛建立的原因,所以并不如歷史上幾年后那般,在漢水中都插滿了木樁連成一片。
但在申儀的精心修建之下,那一處處木樁密集的插在漢水河岸之上。
在一根根木樁的空隙之間,還矗立著一扇扇木門,從糜旸的視線看去,就好像申儀憑空在河岸之上修建了一道城墻一般。
不僅如此,在那立于地上的“城墻”前方還有著許多鹿角拒馬,在那鹿角拒馬之后,則是站立著數百位弓箭手。
這便是申儀在西城依山傍水的特殊地勢之下,修建的一道守護西城的保命措施。
而正如申儀所預想的那般,若是不將岸上的這木門塞拔除,那么糜旸的大軍想上岸都難,更別說圍城了。
在上百艘走舸出現在樓船下方之后,丁奉就向糜旸一拜而后離開樓船之上,踏上了下方最前方的一舟走舸之上。
在來到走舸之上后,久經沙場的丁奉聞到了火油的味道。
他看向周圍士卒,見他們腰間都插著一些火炬,丁奉心中的信心又增加了幾分。
火炬乃是當世主要常用的照明工具,它有的用泡過水的干竹蔑等編成長條,有的在棍棒一端扎棉花或布條蘸上油,也有的用長節竹筒注進油,開口端塞上棉花或布條。
火炬不僅有著良好的照明效果,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當做一種引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