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封上書分別是呂、鄧艾幾人寫給糜旸的。
不久前,他們幾人知道孟達斷發認罪一事后,都紛紛上書為孟達申辯,認為他不至于有謀逆之心。
而且他們的言語之中,都隱約有透露出糜旸將孟達逼迫太甚的意思。
由此可見,之前孟達斷發認罪一事給眾人帶來的沖擊有多大。
而孟達在看完呂、鄧艾幾人的上書后,心中有種暖暖的感覺。
或許這段時日以來,他受了很多委屈,或許那些同僚往日中對他并未有太多熱情,但好在在關鍵的時刻他們愿意相信他。
這一點是孟達之前不曾體會到的。
在感動之后,孟達將懷中的曹丕給他的詔書遞給糜旸觀看。
而糜旸在看完后,眉頭輕揚,不禁感嘆曹丕好大的手筆。
不過這也符合歷史上曹丕的性格,歷史上他被孫權騙的團團轉,與他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隨后孟達向糜旸稟報一件事
夏侯尚今日不僅讓李輔帶來曹丕的封賞詔書,還在回信中與孟達商量起后續的進兵事宜。
既要里應外合,當然要將自己大軍的進兵方略及大致兵力告知孟達,這樣接下來才能配合無間。
糜旸在得知曹仁會親征后,臉上浮現意外之色,沒想到他還釣到一條更大的魚。
在告知糜旸大致情況以后,孟達對著糜旸言道“曹仁若親來,所帶大軍不會少,而我方大軍僅有一萬,恐有不虞。”
孟達的諫言令糜旸點頭,這一點他早有考慮到。
就算曹仁不親至,糜旸亦沒打算只靠他手中的一萬大軍,來吃下夏侯尚的兩萬大軍。
糜旸看向孟達,見他往日中的長發已然不見。
在頭發不長的情況下,孟達甚至沒辦法束冠,只能披頭散發。
而在當世的審美中,成人披頭散發,是會遭受人恥笑的。
心中有感于孟達的付出,糜旸伸出手拍著孟達的肩膀言道
“兵力之事子度無須擔憂,子度接下來只要為我詳細探查曹仁的進一步動向即可。”
“若此事事成,我縱算不要自身功勛,亦會保舉子度封侯。”
聽到糜旸這么說,孟達一臉興奮的向糜旸一拜,口中激動的言道“謝將軍。”
就在曹丕詔書送達孟達手中的前兩日,一支攜帶王令的隊伍快速的來到漢中郡的南鄭城外。
在被守城士卒阻攔的時候,這支秘密隊伍為首的法邈掏出一面金牌,而后對著城門口的士卒言道
“大王急命,敢有攔者殺無赦”
守城士卒在查驗過這一行人的身份之后,馬上就恭敬的退到一旁。
在無人阻攔之后,身為劉備使者的法邈帶著身后的一行人,快速的奔入南鄭城中。
若是糜旸在場,他定能認出法邈身后的這一行人都是誰。
張南、馮習、輔匡、程畿、關興、張包、趙統等。
這些人中有些都是在歷史上夷陵一戰中隕落的人,但今世他們的命運已經改變。
之前糜旸的上書不單單是向劉備表露豪言,而劉備所言的“好為之”亦不只是精神鼓勵。
現今萬事俱備,只待魚兒落網
漢統意欲重立,豈能無賊血渲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