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曹仁第一反應想著從后方突圍,乃是因為他考慮到魏軍軍心已喪,不能和岸上的數千漢軍硬拼。
但現在他已經沒得選擇了。
至少上岸,能阻斷漢軍的箭雨。
于是乎曹仁當機立斷,他馬上下令已經聚集到他身邊的近三千魏軍,朝著糜旸所在的這面岸上駕船快速而來。
當岸上的糜旸看到曹仁率領著數千魏軍,朝著他的所在快速而來時,糜旸的臉上露出笑容。
不愧是“天人之將”,膽氣還是有的。
在曹仁的命令發出之后,這近三千魏軍出于對曹仁的信任,再加上對生的渴望,所以他們奮力地劃動著腳下的艨艟。
魏軍艋艟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要與走舸的速度相當。
糜旸見狀下令兩岸的漢軍停止射箭,在數千魏軍快速移動的情況下,箭雨的攻擊已經效用不大了。
接下來能否把戰果擴張到最大,便是看一會岸上的對決了。
看著數千魏軍越來越接近,糜旸身旁的丁奉、張嶷諸將紛紛看向糜旸。
見身旁諸將將目光看向自己,糜旸沉著地答道“戮敵擒賊,正此時也,何所疑慮”
糜旸的話語剛落,丁奉、張嶷諸將臉上露出嗜血的光芒。
他們紛紛抽出腰間的長刀,而后指揮著身后的漢軍,邁著軍陣朝著岸邊殺去。
不久之后,唯一還成建制的數百艘魏軍戰船終于靠上岸。
在曹仁及諸位魏將的指揮下,數百先頭魏軍在魏將牛金的帶領下率先登上岸。
但這數百魏軍還未登上岸多久,就被岸上的漢軍團團包圍,不斷絞殺。
那數百魏軍垂危頻沒的一幕,讓還未來得及登岸的魏軍皆失色驚懼,一下子登岸的速度都慢了起來。
在看到這一幕后,曹仁大怒。
他提起手中大刀,意氣怒吼一聲,想要從船上跳下,直接朝著漢軍殺去。
但他的動作卻被副將常凋所阻止,常凋對他勸阻道“賊眾強盛,勢不可當,將軍不可輕身相赴”
但曹仁卻沒有搭理他,他一把甩開常凋的阻攔,而后提著手中大刀跳下艨艟,朝著岸上的漢軍殺去。
曹仁所在的艨艟已經靠近岸邊,所以在他跳下船后,沒多久他便手持大刀殺入漢軍的包圍中。
當曹仁殺入漢軍軍陣中后,他手中大刀紛飛,他每前進一步,他身邊的漢軍就倒下一個。
曹仁這身先士卒,英勇沖殺的一幕,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數千魏軍的士氣。
他們見高高在上的曹仁都如此悍不畏死,那他們自然也沒有畏懼之理。
于是常凋、夏侯尚、諸葛虔、王雙等魏將領著數千魏軍很快殺上岸邊,與數千漢軍相互廝殺在一起。
岸上的漢軍只有五千之眾,與將近三千的魏軍數量差距并不大。
加上近三千魏軍在曹仁的鼓舞之下,士氣紛紛大增。
所以在岸上,兩方殺得一時難分勝負。
這讓曹仁等魏將的心中的希望越來越大。
曹仁指揮著近三千魏軍朝著不遠處的糜旸所在殺去,現在糜旸的所在就是他唯一破局的希望了。
而張嶷、丁奉等糜旸部將意識到魏軍的舉動,他們便不斷指揮著漢軍重重圍堵,將近三千魏軍死死得攔截在河岸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