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六韜軍用記載
“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從這個記載就可以知道,早在幾百年前古人就能應用銷軸、絞車、連環鐵索等機械裝置,使八具壕橋并聯,寬達十二丈的供大部隊通過的壕橋。
經過幾百年的改良之后,現今的壕橋的長度最高可達10米左右。
而武當城外的護城河雖然亦不算窄小,但是與公安城外的肯定不能相比,所以正適合壕橋這種攻城器械上場。
因為漢軍的主要兵力是在北營,所以糜旸將北門當做攻城的主要突破口。
當北門外的漢軍開始大量集結,并且許多的攻城器械開始出現后,武當城北門上的魏軍就快速將這件事稟報給了滿寵。
而滿寵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亦馬上來到了武當城的北門之上。
當滿寵看到漢軍的那些攻城器械之后,滿寵不禁氣的一拳砸在身前的城墻上。
因為漢軍的大量攻城器械原先都是魏軍的,所以那些攻城器械上,很多還插著土黃色的大魏旗幟。
糜旸在繳獲這些攻城器械后,本來可以將大魏旗幟換為大漢的旗幟,但他卻故意沒有那么做。
因為他要進一步打擊武當城中魏軍的士氣。
果然當看到那些攻城器械的土黃色大魏旗幟后,滿寵是感到憤恨,而北門上的魏軍士卒則是感到慌亂。
以魏之矛,攻魏之盾,這是一種諷刺,更是一種提醒。
曹仁大軍的攻城器械都在這里,那么那數萬大軍的下場可想而知。
北門上的魏軍士卒,開始產生躁動不安的情緒。
之前雖然在城中有猜測著曹仁大軍下場的流言,但是畢竟沒有確切的消息傳來。
所以武當城中的人,還抱著一絲僥幸的想法。
但如今城墻上的魏軍士卒,在看到原本屬于己方的攻城器械,開始要攻打自家的城池之后,事實如何早已不言而喻。
滿寵清晰的感受到,城墻上士卒不安的情緒開始蔓延。
他只能利用己身的威望,不斷的出言得安撫著城墻上的魏軍。
在滿寵的安撫下,開始有所躁動不安的魏軍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但就在滿寵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城外出現了更多變故。
在糜旸的命令下,一些漢軍士卒從漢軍大營中,運出一輛輛大車。
當那些漢軍將車輛運出漢軍大營后,憑借著站在高處的優勢,城墻上的魏軍很清晰地就看到車上的物品是什么。
一輛輛大車上裝載著的盡是鼓吹、精甲之物。
而這些物品,非魏軍中的高級將領不能擁有。
更何況在那一輛輛車的欄桿之上,分別都插著一面面旗幟。
“夏侯”、“常”、“諸葛”、“王”、“牛”等面。
那些旗幟全都是屬于夏侯尚、常凋等曹魏大將的將旗。
現在將旗在此,而不見那些大將人所在,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是被糜旸一鍋端了呀
那一面面旗幟及眾多的鼓吹、精甲讓城墻上魏軍的內心遭受重創。
曹仁的大軍遭到大敗尚算有著心理準備,但讓城上的魏軍沒想到的是,這已經不算是大敗,算是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