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三人在,只要糜旸不是一意孤行,或者求勝心切導致己方被敵軍算計陷入絕地。
那么就算糜旸戰敗,亦不會產生太慘烈的結果。
張南、程畿、馮習作為糜旸的左臂,張包、關興、趙統三人作為糜旸的右臂。
既可以保證糜旸在戰場上不受掣肘,又可以保證糜旸不犯下一些錯誤。
可以說劉備作為一位君主,無論是用人還是從大局方面,都將每件事安排的很是妥當。
就是劉備雖然很高的權謀手段與看人本領,但有時他太過感情用事,例如任用糜芳與士仁二人
因為他重情重義的性格,才有歷史上的那些令無數人嘆惋的大敗。
但話又說出來,就是因為劉備重情重義的性格,才讓許多人會生死不渝的跟隨著他,例如糜旸。
糜旸是穿越者,糜旸對劉備或者漢室的忠心是天然的,不會有關羽等人高的。
但他目前能甘心追隨劉備,為復興漢室的大業而奮斗,除了他自身的身份特殊外,還因為劉備對他信任與情義。
縱算不提劉備對原身的情義,就是在糜旸穿越以來,劉備及關羽等人對糜旸的恩義,亦讓糜旸銘記五內。
糜旸不是圣人,但人要懂得感恩,這個道理在前世時就被他奉為座右銘。
當糜旸夸贊完張南后,他的目光看向丁奉。
相比于看向張南的贊賞的目光,糜旸看向丁奉的目光就顯得有些嚴厲了。
張南并沒有跟糜旸稟告方才丁奉的表現,但就算沒有張南的稟告,從丁奉陰沉的臉色中,糜旸也能大致猜出丁奉內心中的想法。
糜旸先對著丁奉問道“你為何不忿”
糜旸的詢問,令丁奉內心中郁悶的情緒好似一條宣泄的地方。
他在糜旸面前將他方才的看法,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糜旸。
在知道丁奉不忿的原因與自己的猜想并無二致后,糜旸的目光變得更加嚴厲。
“承淵,忘公安邪”
“抑或是,你對我任命文進為先鋒主將不滿嗎”
糜旸的這句話讓丁奉的臉色大變。
糜旸的第一句話,讓丁奉回想起當初公安一戰的情形。
那時丁奉作為陸遜的部屬,雖然沒有早早就抵達公安城外。
但后來糜旸命關平數次出擊的情況,他可是親眼見過的。
當時吳軍在關平的多次襲擊下,雖然有著孫權的嚴令不得妄動,但是亦不是沒有一些部將抵不過心中的氣憤領兵追擊關平過。
但是每當那些吳軍追到護城河旁,便被公安城墻上的火箭手給逼退。
這便是守城方居高臨下的優勢。
雖然武當縣的城防與公安不可相比,但是有些情況還是共通的。
糜旸特地提起公安一戰的情況,便是在提醒丁奉他觀點中的錯誤。
而糜旸的第二句話,便是在表達責怪了。
丁奉有膽量對張南的決定不滿,卻沒有膽量敢對糜旸的決定有所怨言。
在糜旸的質問下,丁奉趕緊俯下身子,緊張地對著糜旸答道“屬下不敢。”
看到丁奉的這番態度,糜旸的態度卻沒有和緩,他對著丁奉斥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