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在看完軍報后,對著曹丕言道
“陛下,依臣之見,糜賊既然能兵圍武當城,那么說明他無后顧之憂。故而車騎將軍數萬大軍,必定已經有所不測。”
曹彰從小就喜歡混在軍旅當中,所以他回答曹丕的方式,還依照著他往日在軍中的習慣,回答的很是直接。
但是曹丕在聽完曹彰的推斷后,他的臉色并沒有因為得到答桉而有所緩解。
相反的他在聽完曹彰的推斷后,將怒氣都轉移到曹彰的身上。
曹丕怒目看向曹彰,對著他呵斥道“子文你在胡言亂語些什么”
“車騎將軍乃是蓋世名將,數萬大軍皆是我國虎賁。
縱使糜旸兵力多增數倍,他亦不一定是車騎將軍的對手。”
“況且還有孟達,孟達為我軍內應,我軍是不會敗的”
“定是軍報哪里出了什么差錯。”
曹丕對于曹彰的推斷表現出極大的抗拒。
他的臉上滿布著不相信的神色。
只是縱使曹丕是大魏天子,面對鐵一般的事實,他的抗拒與不相信又有何用呢
看到曹丕的這副表現,若是一般的臣子可能就會順著曹丕的話說。
真相有時候并不重要,不要引得曹丕不快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曹彰性情剛直,他并不懂官場上的那些彎彎繞繞,他只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大魏的基業。
曹彰手中的這封軍報,乃是由滿寵親自書寫送到洛陽的。
在這封軍報中,因為當時糜旸的大軍來的太快,所以就算是滿寵也不能確定曹仁是怎么敗的。
滿寵在送到洛陽的軍報中,只著重言明曹仁下落不明及糜旸兵圍武當的兩件事實。
只不過只要是有著軍略的人,就能從這兩個事實中推斷出許多事。
曹彰對著曹丕行了一禮后,再次對著曹丕言道
“陛下孟達斷發明志是假,西城兵力空虛是假,這一切都是糜旸的誘敵之計”
“自孟達斷發那一刻開始,我軍就已經陷入糜旸的圈套之中。”
當曹彰這個推斷說出來之后,大殿中的眾人都抬起頭用驚訝的目光看向曹彰。
任城侯膽子也太大了吧
他的這個推斷,等于是在當面打曹丕的臉。
別忘了當初在知道孟達斷發明志后,曹丕的表現有多歡喜。
他的那兩道詔書雖未明發天下,但是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孟達的斷發明志之舉,可是經過曹丕這個天子背書過得。
就連陳群在聽到曹彰的推斷后,他臉上的懼怕之色也變得越發濃厚。
他心中現在不僅對為他解圍的曹彰沒有感謝,反而有著責怪。
其實到了目前這一刻,殿中聰慧的人都已經大多猜測出一些真相,但只有曹彰會在曹丕面前直言相告而已。
果然曹丕在聽完曹彰的話,他的臉上瞬間被羞怒之色所覆蓋。
他伸出手指指向曹彰,口中想再說出呵斥曹彰的話語來。
但到最后,他指向曹彰的手還是緩緩地無力地放下。
曹丕不是傻瓜。
縱使他的軍略不如曹彰,但是在曹彰的提醒之下,若是他還不能大致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的話,那簡直就是在侮辱曹操的眼光。
在大致明了所有真相之后,方才還暴跳如雷的曹丕像一只瞬間被抽走所有氣的皮球一般,他臉上的精氣神正在快速的流失著。
他的臉色開始變得灰暗起來。
在曹操在世時那場殘酷的奪嫡之爭中,曹丕的心力就已經耗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