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包進言后,馮習卻出來對糜旸進言道“將軍,武當延氏突然投誠,恐事有蹊蹺。”
馮習的話語讓糜旸的臉上浮現沉思之色。
馮習擔心的是,這是滿寵設下的誘敵之計。
當初糜旸不就是通過這一招,坑害了江東大軍一把嗎
方才糜旸親自對延平族子審問過,面對糜旸的審問,延平族子對城內的情況毫無保留一一告知了他。
例如滿寵強征豪族私兵,及準備營建高樓的事。
面對糜旸的審問,延平族子的反應與言語并沒有什么疑慮之處,但說到底延平族子的話還是他的一面之詞而已。
糜旸是不會輕信的。
糜旸看了一眼在場的諸將,他見他們臉上對此事都有著沉思的神色。
看來他們心中也對此事,一時之間無法下定論。
若武當豪族投誠這事是真,他們卻選擇不相信的話,無疑會白白錯過一次絕佳的奪城機會。
但若是武當豪族投誠這事是滿寵的誘敵之計的話,一旦他們輕信那么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在一片沉默之后,諸將都將目光看向了糜旸。
既然大家的意見都不統一,那么接下來漢軍該如何做,就是要看糜旸這個主將的決斷了。
糜旸的手指在不停地敲擊著桌桉,這是他陷入思考時都會做得動作。
給糜旸思考的時間并不多,因為在今夜延平族子就要回到城墻之上。
不知過了多久之后,糜旸終于做出了決斷。
他讓人將帳外的延平族子帶進來,延平族子在糜旸面前表現出惶恐的神態。
當糜旸說完他的決斷后,延平族子臉上的惶恐之色愈發濃厚。
他用請求的目光看向糜旸,但是糜旸卻沒有給他反應的時間。
“既有心投效,那就用行動證明。”
說完后糜旸不等延平族子有所反應,他便令人將延平族子帶走。
當延平族子被士卒帶出大帳之后,張包用疑惑的目光看向糜旸問道
“將軍,延氏族長真會按照將軍的命令行事嗎”
面對張包的疑惑,糜旸臉上浮現笑意說道“不管他是否會,對我軍都沒損失是嗎”
張包聽完糜旸的話后,臉上亦流露出笑意。
剛才糜旸讓延平族子傳達的話是讓延平尋找時機擒拿住滿寵。
而原本延平族子傳達的延平的意思是在合適的時機,打開一處城門迎接漢軍入城。
兩個舉措順利實施的最終結果,都是漢軍拿下武當縣。
但相比于延平的那個想法,糜旸的這個決斷,可以讓漢軍不用承擔任何風險。
并且這一決斷,也可以判斷延平是否是真心投效。
若是延平是真心投效糜旸,那么就說明方才延平族子所說的那些事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