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今日要商討的不是壞消息。
見所有大臣都已經入座后,坐在王座上的劉備馬上讓董允從眾臣中出列。
董允的手中正拿著糜旸的戰報。
在劉備的示意之下,董允手持糜旸戰報開始往糜竺的位子上走去。
作為位在群臣之上的安漢將軍,只要糜竺有出身在大殿之中,那么他的位子就一定是距離劉備最近的。
剛剛劉備特地囑咐侍臣,一定要將糜竺請來。
董允在來到糜竺身前后,他臉上流露出笑意將手中的戰報遞給他。
糜竺見董允看向自己的眼神有點奇怪,他一時之間還不知道為什么。
只是糜竺也沒有多想,他從董允的手中接過戰報展開看了起來。
當糜竺的眼光落在戰報上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認出了這是他侄子糜旸的筆跡。
雖然后續的那些戰果細則是呂所寫,但是戰報中的正文內容,乃是糜旸離開西城時親筆寫的。
知道這封戰報是糜旸所寫的時候,糜竺馬上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糜竺看戰報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他就看完戰報中的所有內容。
當看到糜旸所寫的內容時,糜竺的臉上就已經浮現詫異喜悅的神色。
而當糜竺快速瀏覽完呂整理出的戰果細則后,他的臉色已經不能用詫異喜悅來形容。
只能用不可思議。
得幸虧是養氣功夫好的糜竺先看到這封戰報,若是被糜芳先看到,他肯定會表現出欣喜若狂的樣子。
現在糜竺終于知道董允方才眼神的寓意了。
董允這是在祝賀他的侄子又再立戰功,從此糜氏在成都中的聲望,那更是不得了了。
糜竺看完戰報后的神色,都落入殿中所有大臣的眼中。
殿中大臣除諸葛亮之外,臉上都浮現疑問之色。
是什么事,會讓糜君如此失態呢
但是接下來他們就知道為什么了。
糜竺看完后,便是輪到許靖。
許靖若說名聲可能是在場大臣中最大的,但是他的養氣功夫卻不如糜竺。
在他看完糜旸的戰報之后,他第一反應是懷疑自己老眼昏花,然后又不相信快速的看了一遍戰報中的內容。
在確認戰報中內容無誤之后,許靖的目光朝著劉備王桉上的那個木盒看去。
因為心神受到震撼,他撫須的手太過用力,差點扯下他幾根蒼白的胡須。
在許靖之后,便是諸葛亮接過戰報看了起來。
作為劉備大業的頭號功臣,諸葛亮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
縱算是他提前不知道劉備與糜旸密謀的事,那么他的表現肯定也不會太過失態。
更何況他現在知道了。
所以諸葛亮在看完糜旸的戰報后,他的臉上只是浮現著喜色。
諸葛亮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夜跪倒在他身前的年輕身影,他略顯勞累的臉上在喜悅過后,還有著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