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曹丕篡漢自立。
這件事是無數心懷漢室大臣心中的一根刺。
這根刺現今在糜旸的文字下,開始又在他們的心中隱隱作痛著。
特別是諸葛亮,他只知道劉備與糜旸的密謀,卻并不知道糜旸密奏中的內容。
當他第一次聽到糜旸的自我剖白后,他感覺到一種知己的情緒在心間蕩漾著。
若說對漢室的忠誠,他并不比任何人差。
糜旸的文字算不上華麗,但是往往最真實的情感,用最普通的語言就可以體現。
此時在大殿中的群臣心中,糜旸赤膽忠心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他們的心中。
當董允念到“為人臣者,豈可知鎮不知征”后,殿中群臣心中對糜旸的這句豪言浮現贊嘆之意。
群臣皆壯糜旸所言。
在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之后,糜旸便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將他的具體謀劃都說出了出來。
而當殿中群臣知道糜旸的具體謀劃后,他們方才浮現恍然大悟之色。
原來用的是這招
在明白糜旸的具體謀劃后,殿中群臣臉上盡皆浮現對糜旸的欽佩之色。
群臣紛紛將艷羨的目光投向糜竺。
芝蘭亭樹,為何落于別家宅院乎
自己人知自家事。
自從劉備起兵以來,他雖然有時也會設伏,但他大多數時候的用兵方略都是喜歡正面對抗。
劉備的用兵風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麾下將領的用兵風格。
這種用兵風格,很容易給敵人造成一種固定印象。
那就是漢軍大多不會使詐,不知變通。
這種固定印象不能說錯,但有時候卻會讓敵軍產生誤判。
所以糜旸采用詐降之計時,是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目前的結果也驗證了他們的想法。
因為是提前得知結果,然后再去分析糜旸的謀劃。
這就導致殿中群臣的內心分析,都是偏向于糜旸的謀劃是對的。
而這種心思在慢慢加深著,群臣心中對糜旸的欽佩之情。
法孝直后繼有人
董允念誦完糜旸的具體謀劃后,便念到了那句令劉備最喜愛的那句話
“尚一自送,則臣必使六軍囊括,虜無孑遺,威風電邁,天下側目”
劉備當初最喜愛糜旸的這句話,是因為他從這句話中看出了糜旸強大的自信。
但當這句話落在群臣耳中時,結合他們方才看的戰報,那就會讓他們產生一種,糜旸似乎會未卜先知的奇妙感覺。
未卜先知四個字的評價要是落在敵人的身上,那會讓人恐懼。
但當落在自己人身上時,帶來的只有亢奮
這種奇妙的感覺讓群臣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亢奮,有的人開始拿出手中的芴板拍擊著手心。
這些大臣大多以東州派大臣為主,他們原本的領袖是法正,但是法正死后東州派的官員卻陷入一片迷茫中。
他們好像找不到一位新領袖,可以保障他們的利益了。
雖說東州派另一位大老李嚴官位,政績都不錯。
但是在目前的時空中,元從派大臣并沒有受到重創,李嚴目前的功績怎么跟關羽、張飛幾人相比
如今糜旸越來越亮眼的表現,讓一眾東州派大臣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