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殿中的群臣對糜旸的封賞討論的十分激烈。
在眾臣之中,只有糜竺與諸葛亮兩人沒有參與討論。
糜竺的臉上滿布笑意,顧著高興的他哪有心思參與討論,反正他知道劉備肯定不會委屈糜旸的。
至于諸葛亮嘛,他在想著一件更重要的事。
討論聲越來越激烈,而在眾臣的討論聲中,將軍稱號雖然還未得到統一,但是對于糜旸的爵位封賞群臣都形成了一種主流意見。
那便是加封糜旸為列侯
但就是在群臣討論激烈的時候,諸葛亮卻從坐席上起身來到大殿中,他對著劉備一拜問道
“大王,在糜漢興的奏報中,可有言及天子下落一事”
當諸葛亮起身之后,大殿中的討論聲就漸漸小聲,而當他問出這件事后,大殿中的討論聲就瞬間停止。
群臣這時才反應過來,之前劉備讓糜旸查詢的這事。
見諸葛亮出來問及這事,劉備的臉上浮現悲痛之色。
他看著大殿中的群臣言道“據糜漢興奏報,他查明天子已遭曹丕殘害”
劉備說的沒錯,在糜旸的戰報之中,他還夾雜著關于調查劉協下落的情報。
而糜旸之所以會有這番論斷,乃是因為他“探聽”到兩個消息。
逆魏大臣蘇則與宗親曹植,為天子劉協之死發喪痛哭。
有這二人的舉動在,糜旸情報的真實性無需質疑。
當劉備的話語剛落,知道天子劉協已經遇害的各位大臣,他們從方才的亢奮情緒中紛紛醒轉,然后他們的臉上流露出悲痛之色。
就連諸葛亮也是如此。
但諸葛亮在悲痛之余,他又對著劉備進言道“天下臣民不可一日無主,現今天子被曹丕殘害,大漢法統斷絕,還望大王勿要再推辭登極一事。”
說完這句話后,諸葛亮對著劉備一拜。
而當諸葛亮朝著劉備一拜后,大殿中的群臣亦馬上站起身來到大殿中對著劉備進言,勸他早日登基稱帝,再續漢統。
面對著群臣的再次勸進,劉備這次沒有出言拒絕。
他看著大殿中的群臣緩緩說出一句話。
“若天命在孤,孤當嗣武二祖。”
劉備口中所言的二祖,乃是漢太祖劉邦與漢世祖劉秀。
所以當劉備這么說之后,殿中大臣的臉上浮現喜色。
劉備終于同意了
坐在王座上的劉備看著眼前裝著曹仁頭顱的木盒,他心中開始浮現出一個想法。
一場代表著大勝的戰報,一封代表著劉協死訊的情報,在同一日送到他的手中。
糜旸的良苦用心,劉備怎么會不懂呢
他的白鹿是想用一場大勝,為他鋪就一條通往至尊寶座的坦途。
劉備的目光望向北方,他的眼神中有著欣慰
你的封賞,將不會是通過王令下達。
劉備不知道的是,糜旸的良苦用心不僅如此。
歷史上他是在失去荊州后稱帝的。
因為此舉,他稱帝的舉動被許多人嘲笑,他稱帝后的國號更是被曹丕與孫權蔑稱為蜀。
但今世有著糜旸在,有著他立下的兩場大勝在,曹丕與孫權已經失去嘲笑他的資本。
漢就是漢,絕不是什么勞什子蜀。
糜旸的良苦用心,或許只有知道他穿越的人才懂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