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富貴以他的名望來說,只是唾手可得之物。
他本可以為了榮華富貴,功名利利而隨波逐流,放棄他心中的那個理想。
但是那絕無可能。
磨難又如何,死亡又如何
若想讓他劉備向這吃人的,利欲熏心的世道屈服,那他寧愿選擇在敵人的刀槍劍戟中,守住他心中的清明。
今日他所得到的榮耀,是靠他永不放棄的信念而得到的。
將來縱使世事更為艱難,但他依然會堅定、毫不猶豫的繼續走下去。
正如他現在這般。
劉備年近六旬,山路崎區,臺階陡峭,本來這樣的路況是不適合他這個老人行走的。
而在朝著山頂步步逼近之時,劉備其實已經感受到了疲累。
但是就在這時,他的身體中爆發出一股叫做信念的力量。
在這種力量的影響下,劉備的步伐反而越來越穩健,他看向山頂的眼神也越來越堅定。
而在劉備踏上武擔山上之時,一眾大臣在許靖與于禁的帶領之下,分列兩側跟隨在劉備的身后,朝著武擔山的山頂緩緩走去。
武擔山并不高,很快劉備就率先到達祭壇之上。
而當劉備到達祭壇上之后,他身后為首的大臣亦在離祭壇五步遠的地方停住了腳步。
唯有太傅許靖手持一篇祭文,跟隨劉備來到祭壇之上。
在劉備點燃祭壇上的三處柴堆之后,身為劉備手下名望最高的許靖,當即展開手中的祭文朗讀了起來。
“惟延康元年九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
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后,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兇逆,竊居神器。
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
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于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
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于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脩燔瘞,告類于天神,惟神饗祚于漢家,永綏四海”
當許靖鼓起他平生最大的力氣朗讀完手中的這篇祭文后,祭壇之下的文武百官在祭壇上謁者的指揮下,齊齊對著祭壇上的劉備作揖參拜道
“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因為數百位大臣按照次序分別站立在不同的臺階之上,所以他們的參拜聲很快就陸續的傳遞到山下。
當山下的謁者聽到大臣們的參拜聲后,山下的謁者馬上指揮起山下的樂隊奏響了天子禮樂。
莊重而又不失愉悅的禮樂,在上千鼓吹的奏響之下,開始快速地在武擔山下響起。
而當這天子禮樂傳到山上的祭壇之后,山下數萬士卒的歡呼聲再次響徹在這片天地間。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今日,大漢法統續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