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宴席中吳地舞樂的開始,宴席的氣氛正在慢慢朝著高潮發展。
耳邊聽著優美的音樂,坐在主座上的孫權的注意力卻不在那些膚白貌美的舞姬上。
他的眼神上正在不斷注視著鄧芝。
而就在孫權的注視下,在宴席中舞樂不停的時候,許多江東大臣開始紛紛向鄧芝敬酒。
今日在宴席上,孫權準備的可都是吳地中一等一的好酒,而好酒大多都是烈酒。
所以在許多江東大臣的不斷敬酒下,不勝酒力的鄧芝很快就漸漸有了醉意。
當紅暈爬上鄧芝臉頰的時候,孫權見鄧芝似乎已經有了醉態,他便拍手讓宴席中的歌舞停下。
在歌舞停下后,宴席頃刻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隨后大漢太尉孫權率先朝著鄧芝發難。
孫權為人滑稽,他故意放低聲音,用細碎戲謔的聲音向鄧芝調笑,希望鄧芝能回答他的調笑之語。
孫權的調笑話語大多角度清奇,頗難應答。
雖然鄧芝亦是有辯才的一個人,但是目前他已然酒醉。
再加上孫權故意放低聲音,令鄧芝聽不清他的言語,所以在思緒遲鈍之下,鄧芝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答。
見鄧芝一副酒醉支吾無法應答的樣子,孫權的臉上流露出笑意,他趕緊命人將鄧芝此刻的表現畫下來。
大漢的使者不過如此。
但就在孫權以為他奸計得逞的時候,一個讓他忽略的人突然站起身來,開始回答著孫權的調笑之語。
這人便是副使費祎。
在正使鄧芝被灌醉無法應對的情況下,費祎身為副使出來代替鄧芝作答,可謂是合情合理。
而費祎雖然年紀尚輕,但他的才思可謂十分之敏捷。
在他站起來后,他用順暢清亮的言語一一回答著孫權的調笑之語。
他還在言語中暗中對孫權多加嘲諷,令孫權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至極。
但是這件事本來就是孫權不對在先,所以只要費祎能回答上他的話語,孫權哪怕心中慍怒也無法發作。
見主人孫權吃癟,張溫、羊茞、嚴畯等以才學聞名當世的大臣,紛紛站起身為孫權刁難費祎。
只是這些文學大臣不如孫權那般不顧禮儀,他們刁難費祎的方式是考教費祎經學內容,當世之務。
諸位江東才俊皆是廣學之才,他們才博果辯,紛紛對費祎論難,辭鋒不絕。
但是面對著此情此景,費祎卻并沒有緊張之色。
論才學費祎并不下于在場任何一位大臣,而他還有一個天賦本領,那便是過目不忘。
費祎用篤信的義理,據理以作答辯。
雖然因為對方人數多,費祎不能馬上對對方的提問作答。
但是每當他回答完一位江東大臣的詰難后,他只要稍微思索一下對方方才所問之事,片刻之后就能一一引經據典回答,并且沒有一條有所失誤。
所以目前宴席中的景象便是,在費祎的對面有十數位江東大臣在接連詰難費祎。
而反觀費祎這方雖然只有他一人,但是他卻始終傲立當場,無人能辨倒他。
這一幕看呆了孫權這位叫費祎的年輕人,哪里冒出來的
而這一幕也看傻了江東畫師這讓他怎么畫
畫費祎一人舌戰江東群賢不落下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