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拱手對著孫權言道“冠軍侯一切安好。”
聽著鄧芝的回答,孫權臉上流露出真正的笑意。
糜旸在西城待得好就好,待得好就不會離開,不離開自然就沒有可能來荊州。
只要糜旸不來荊州,他還是開心的。
隨后孫權像是突然想起一事,他對著鄧芝言道“漢中太守魏延,素無大功而為漢中都督,彼桀驁不馴,牧豎小人也。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天子或觀魏延有些許才能而拔擢之,但現在天子既已任冠軍侯為益北都督,魏延心胸狹窄,恐會不忿此舉。
若屆時上下不合,則益北亂起矣。待使者返回成都之后,還請將此事上奏天子,請天子多加防范。”
聽到孫權這么說,鄧芝與費祎眉頭齊齊一皺。
他們見孫權的臉色誠懇,似乎不是在使離間之計,又想到魏延往日的風評,所以他們的心中也開始擔憂起來。
其實孫權之所以會說這番話,乃是有著兩層考慮。
第一層便是目前江東元氣未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與劉備名為君臣,實為聯盟的關系短時間內還是牢固的。
孫權還需要劉備頂在前方吸引曹魏的大部分兵力,以此來給他發育的時間。
所以他說這番話,是真的是在提醒鄧芝。
還有著一層考慮便是,他是真的希望魏延不要給糜旸添亂,讓糜旸好好地待在益北。
只是鄧芝雖然心中因為孫權的話而引起擔憂,但是他還是說道“魏延或許會有所不忿,然不忿乃私念也。魏延并無黥布、韓信等難御之心。
如今天下分崩,正是掃除強賊,混一四海之時。
正所謂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舍有才之人不任,輒爾防其后患,那不就等于害怕風波而廢其舟楫嗎這并非長計。”
聽完鄧芝的解釋后,孫權也不作其他言語,默默地開始飲酒起來。
希望如此吧。
當鄧芝到達建業不久后,在武當縣中,身為天子使者的董允亦剛剛宣讀完對糜旸的封賞。
在知道天子使者董允到來后,糜旸是帶領著目前在武當縣中的一眾將領,一同迎接著董允的到來的。
當諸將得知糜旸被劉備拜為左將軍、封冠軍侯,并賜假節都督益北諸軍事的權力之后,他們臉上的雀躍之色比糜旸臉上的還高出許多。
只要不是傻子,誰都能聽得出劉備此番對糜旸的封賞有多豐厚。
并且體現了他對糜旸的器重與寵愛有多深。
攀龍附鳳,人之常理。
糜旸攀附劉備取得更高的功業,作為糜旸屬下的他們,不也是在攀附糜旸想得到更好的未來嗎
隨著糜旸地位的一步步提高,他們的未來也會是一片光明。
況且在諸將心中,他們覺得糜旸取得如今的這番封賞,實在是實至名歸。
只是雖然糜旸沒有諸將那么興奮,但是他的臉上也是浮現著喜色。
糜旸從董允手中接過封賞詔書后,因為是老熟人了,所以糜旸想請董允在武當城中多待一段時日。
面對著糜旸的這個邀請,董允不置可否,他只是將糜旸請到一邊說了一番話
“我在南鄭城中封賞魏延時,發現他臉上頗有不快之色,這一點還請左將軍多加注意。”
在聽完董允的話后,糜旸的臉上流露出一些沉重之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