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這是在防患于未然。
但是等魏延聽到糜旸要將他調往武當的時候,他臉上立刻浮現詫異之色,隨后他臉上的詫異之色就變成不忿之色。
魏延甚至還沒聽完糜旸后續一系列關于漢中防務的安排,他就馬上直起身來。
糜旸的軍令還未宣讀完,魏延就擅自挺直身體,這是不敬的表現,更是魏延一種無聲的抗爭。
當魏延做出這個表現后,身為漢中護軍的法邈當即皺眉看向魏延問道
“鎮北將軍這是何意”
與魏延相處不算短的法邈,知道魏延的性情很糟糕。
但他沒想到魏延的性情惡劣情況,已經超出他的想象。
之前法邈手持王令來漢中調動兵馬時,他便被劉備委任為漢中護軍。
護軍一職在中央稱為中護軍,主要負責典掌禁軍軍紀之事。
而護軍在地方的職責,則是類似于中央派往地方的監軍。
護軍雖然品秩不高也并不直接參與軍事,卻因為代表著中央,手中握有監督諸將的重大權責。
之前魏延能交出手中的兵權,除了劉備的王令之外,還因為法邈這個漢中護軍在。
留鎮漢中的漢軍,大多是當初漢中之戰時留下來的。
在那些漢軍中法正的威名,可是比魏延這個突然被劉備拔擢的漢中太守高上太多。
而身為法正兒子的法邈,自然亦在漢中的漢軍中有著不低的聲望。
有著這樣聲望的法邈成為漢中護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彈壓魏延。
法邈的言語中有著冷意,因為法邈的這句話及魏延的舉動,在場的其他諸將都將懷疑的目光看向魏延。
在之前劉備的王令下,漢中的大軍的兵權就已經被張南、張包、關興等人掌握。
而跟隨過糜旸的他們,早已經對糜旸心服口服。
現在他們見魏延竟然對益北都督糜旸的命令如此不敬,他們當然會對魏延的行為感到不滿。
可是已經直起身的魏延,他環顧了一下在場對他有所疑慮的諸將,他臉上卻絲毫沒有解釋或者說畏懼之色。
他用一雙虎目深深地看了糜旸的信使一眼,然后便大步跨出了大堂之中。
從始至終,他始終都未對法邈的問話有所回應。
看著魏延一臉倨傲的離去,堂內諸將的臉上都浮現憤滿之色。
但是法邈卻并沒有做出什么舉動。
雖然魏延方才的舉動很是不敬,但是他畢竟沒有做出更過分的舉動。
現在大敵當前,還是一切相忍為國吧。
只希望魏延到了武當,能收斂一下他的壞脾氣。
假節之權,有時候并不是擺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