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哪怕是心中焦急無比,但他最后也只能依依不舍地退下。
糜旸畢竟是他的主將,況且糜旸現在又給了他希望,他不能不聽糜旸的。
在魏延離去后,糜旸揮手讓大帳中的諸將都先下去。
在眾人都離去之后,糜旸取出當初法正留給他的正謀實錄,他翻開其中的知人一章。
這章中開篇第一句話便是主將之法,務覽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
法正在這一章中,詳細講解了身為主將的第一要務是什么,那便是要懂得用人。
唯有知人,才能用人。
唯有用人,才能讓人盡其才,從而集齊眾人的力量,讓大軍立于不敗之地。
但是法正亦在這章中點明知人的不容易。
因為人心難測。
只是這點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不容易,對穿越者糜旸來說,有時候卻是容易的很。
因為他頭腦中記載著許多名人的一生經歷、評價、
當然人都是會變得,而且人很容易隱藏真正的自己。
所以糜旸不會武斷以人的一生,來論斷他在某一個具體時期的內心。
于是他剛才還采用法正所教授的,“微察問之,以觀其辭;誘之以利,以觀其色。”這個方法來判斷魏延現在的心思。
在心中有著推測,及方才的判斷之下,糜旸大致得知了魏延如今的心思是什么。
那便是求功若渴。
只要知道一個人心中所求的是什么,那么才能更好地掌控他。
魏延的性格已經定型了,就算讓劉備來也無法改變魏延的性格。
但是魏延是有才能的。
對于這樣一個有才能的,若僅僅因為他的性格原因便棄之不用,未免有些可惜。
所以為了能夠用好魏延這把利刃,糜旸就必須要先學著掌控住他。
若覺得糜旸僅僅是因為忌憚魏延的性格,才將他調來武當,那未免也太小看他了。
糜旸現在的目標是整個北方。
所以他必須要集結一切能集結的力量,若非如此他來日怎么干翻國力昌盛的北方。
這才是目前他這個身份,應該所處的格局。
至于糜旸在調動起魏延的求戰之心后,卻又為何突然打住話語,那是因為魏延的性格雖然改變不了,卻需要打磨。
給他希望卻又不告訴他下一步的行動,以魏延求功心切的性格,接下來他肯定會加倍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
只要魏延一這么做,那么他就等于在無形之間自動代入了糜旸下屬的身份,為他出謀劃策。
萬事開頭難,一旦魏延有了第一次,在時間的潛移默化之下,魏延就會慢慢接受這個現實的。
只要魏延渴望立功的心思有多深,他代入糜旸下屬身份的速度就會有多快。
隨后糜旸從桌桉上拿起剛剛收到的一封情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
丕鵝到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