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都披甲的,古稱甲騎具裝,亦稱陷騎、鐵騎;
人披、馬不披的,就叫甲騎,也叫突騎。
在中國古代,并不是甲騎具裝才叫重騎兵,甲騎也可以是。
唯有烏桓名騎才是真正的輕騎。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重騎兵乃是南北朝時期的專屬。
但根據后世出土的文物或者存世的壁畫中可知,早就在西漢末就已經有了馬鎧這種器具的出現。
及至三國時期,雖然三國志中第一手史料殘失。
但從其他史料記載或者推斷可知,曹魏絕對是有著具裝騎軍的,而且不是如后世人所理解的那般,只有少數虎豹騎才擁有。
曹魏的具裝騎軍在與馬超對戰時,還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胡前后大觀。又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曜日,賊益震懼。”
甚至在騎軍稀少的季漢,都有著具裝騎軍的存在。
“棊時羽檄交馳,人馬擐甲,嚴駕已訖,祎與敏留意對戲,色無厭倦。”
而且在許多史料中,三國時期出現許多馬鎧的記載。
這種種事例說明,曹魏是有著一支人數不在少數的具裝騎軍的。
南陽守衛戰,被曹丕視為守衛大魏基業至關重要的一戰,所以他對于這次的戰役,可謂是下了許多的老本。
目前在漢水岸上的這兩萬魏軍騎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馬盡皆帶甲的重騎兵。
而相比于烏桓名騎這種輕騎軍,重騎軍是可以直接沖擊步軍方陣的。
這也是夏侯霸會選擇,將一部分漢軍放上岸絞殺的底氣所在。
在夏侯霸的命令之下,他所率領的數千鐵騎開始朝著漢軍的車陣包圍而來。
今日正是艷陽高照高照的天氣,當陽光照耀到人馬俱甲的魏軍鐵騎上時,陽光經過反射,似乎讓朝著漢軍包圍過來的數千魏軍鐵騎渾身散發著光芒。
但與往日中冬日的光芒會給人帶來溫暖不同,這數千魏軍鐵騎身上所帶著的光芒,充滿著嗜血與恐怖的氣息。
隨著全身隱藏在鐵甲之中的魏軍騎軍,在朝著漢軍逼近之時,卻月陣中處于最前端的戰車上的漢軍,都能看到前方魏軍戰馬,隱藏在鎧甲內的馬首散發出的熱氣。
這是因為戰馬感覺到大戰來臨,興奮而導致發出的喘息。
在古代,馬不是寵物,是一種不帶著絲毫感情的殺人利器。
正如北方騎軍看到高大的樓船會感到恐懼一般,當南方的漢軍步卒見到那正在慢慢提速,朝著他們而來的黑色洪流時,他們的心中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畏懼的情緒。
與當初在樊城中初見萬余魏軍騎軍不同。
現在兩千余漢軍步軍身邊沒有數萬同袍,他們身前更沒有堅固的壁壘作為屏障。
現在他們能倚靠的只有腳下,看起來一被沖撞似乎就會被毀壞的薄弱的戰車。
這讓兩千多漢軍心中的畏懼心理,開始越發彌漫。
人馬俱甲的魏軍鐵騎,一旦高速奔馳起來,那所引發的沖擊力絕對是任何步軍的噩夢。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