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在他繼位后,他一直想通過建立豐功偉業,來證明自己乃是魏武帝的兒子當中最優秀的。
但兩場大敗無疑讓他認清了一些事,同時也讓他的心力更加疲憊。
曹丕手指摩擦倚天劍柄的速度越來越快,陷入往日沉思中的曹丕,似乎看到那個偉岸的身影正站在他的面前,對他臉露失望之色。
倚天劍所托非人了嗎
若是曹丕以往出現這種幻覺,他會因為心中對曹操的畏懼而感到驚慌,但是現在已然成為天子的曹丕,心態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對于曹操的敬畏已經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種越發想證明自己的沖動。
在最后曹丕只是堅定地在心中言道
父親,宗親已然不堪大用。
接下來,兒子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將大魏帶向一個嶄新的道路。
現在他曹丕,才是大魏的掌舵人
在自稱帝建國之后,連續遭受兩場大敗的曹丕,對于張遼的此次出征很是看重。
因為看重,所以曹丕可以毫不猶豫的將三萬中軍的統領權交到張遼的手中。
因為看重,所以在張遼的出征這日,身為天子的曹丕親自來到宛城外相送。
在張遼率軍離去之前,曹丕多次緊緊握住他的手,還當眾賜給張遼御衣,不斷地對張遼施加恩寵。
現在的大魏,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縱算無法獲得勝利,但只要張遼的援軍能從旁策應,讓關羽無法拿下樊城,那這樣的結果對大魏就還是有利的。
所以現在的曹丕對張遼可謂是有求必應。
而張遼面對著曹丕對他的恩寵,自然也是表現得感激涕零。
畢竟曹操在世時雖然也很看重他的才能,但是從來沒對他如此恩寵過。
關于曹丕為何會對他如此恩寵,聰慧的張遼當然也知道,所以曹丕的表現無疑更加加重他對接下來征戰旅途的重視。
而當出征的時辰已經到了之后,曹丕才滿懷期待的地放著張遼離去。
隨著張遼率領著大軍離開宛城越來越遠,曹丕的目光亦漸漸變得倏忽起來。
若天命在大魏,這一仗還望上天再幫大魏一次吧。
以往一向不信鬼神的曹丕,自篡漢稱帝后卻變得越加迷信起來。
而當張遼數萬的大軍的身影在地平線上完全消失后,有幾名信使快速的出了宛城朝著益州而去。
數萬步軍出征不像騎軍一樣行動迅速,所以當張遼率領著數萬曹魏中軍南下之時,就有漢軍的探子第一時間探得這個消息。
他們然后快速南下,將這個消息稟報給了樊城外的關羽。
而當關羽得知這個消息后,饒是之前取得卻月大勝都未曾激動的他,這時卻在大帳中激動地一拍手掌。
大事諧矣。
一切都不出他的預料,在數萬魏軍騎軍潰敗之外,曹丕一定會再度派出大魏的中堅力量來支援樊城。
而南陽一地的外軍已經在之前西城之戰中潰敗,還未恢復元氣。
至于州郡兵、屯田兵若是守城尚可,但要是想靠他們來抵抗目前士氣如虹的漢軍,那就有些不切實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