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劉備畢竟是天子,這也可以體現劉備對糜旸的愛重,所以諸將雖然覺得有些違和,但并沒有多想。
唯有糜旸在聽完劉備的安排后,一種直覺告訴他,今夜關羽的大帳中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同尋常的事。
所以面對劉備的安排,糜旸快速地領命。
而在安排完這兩點后,劉備看著天色在漸漸變暗,他便讓關羽帶著自己往他的寢帳走去。
而其他諸將見劉備今日沒有搭理他們的心思,于是乎諸將在對劉備一拜后,紛紛四散離去。
唯有承擔為天子與大將軍守夜重任的左將軍糜旸,老老實實地跟在這兩位大老的身后。
而當關羽領著劉備進入他的寢帳內后,糜旸便以奉天子命為由,驅散了關羽寢帳外的親軍。
不久之后,關羽寢帳外只剩下一位穿著明光鎧,手持長戟的大漢左將軍。
在看著關羽與劉備盡皆入帳后,糜旸想起后世時他看過的一個記載。
“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
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在被曹軍追的東奔西跑之時,關羽發脾氣了,他回想起往事,怪劉備當初不聽他的才有這種下場。
而身為關羽主公的劉備,在聽到關羽的“怪罪”或者更準確點來說是發牢騷后,他并沒有發怒,他反而好言為自己的行為做解釋。
其實劉備當時阻止關羽殺曹操的做法是對的。
但盡管是這樣,劉備并沒有利用主公的身份斥責關羽,反而選擇打哈哈。
難道是劉備是老好人,不敢對下屬做出處罰嗎
因為觸犯劉備威嚴而死的張裕及一眾名士,肯定對這個猜測嗤之以鼻。
劉備有這種表現,完全是因為向他發牢騷的的是關羽,是他的弟弟。
而他出于兄長對弟弟的寬容與愛護,才不忍心呵斥他,而是選擇自己去打哈哈。
更絕的是在發生這樣的事件后,劉備竟然還將荊州交給關羽鎮守。
劉備對關羽的感情,完全不能以君臣之間的信任來解釋了。
這是潔白無瑕的,沒有遭受半分利欲所污染的兄弟之情。
這種感情很自然,完全超越了君臣之間的那看似完全不可逾越的界限。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華夏歷史上數千年的歷史中,哪怕是同胞兄弟面對權力時都會倒戈相向。
而劉備與關羽這對異姓兄弟卻超出常理之外的,用他們的情誼戰勝了一切陰暗想法。
也是這樣兄弟之間的溫情與信任,才讓后世人的無數人所向往桃園之誓。
就是不知道如此情深的兄弟,今晚在大帳中,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糜旸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那已然被黑夜所籠罩的大帳。
今夜在此,是他的榮幸。
當劉備跟著關羽進入他的寢帳中后,他的內心中瞬間壓上一塊大石頭。
關羽的寢帳中,正彌漫著濃郁的藥味。
本來關羽是不注重個人享受的人,以往他在軍中都是將自身的寢帳與議事的軍帳合為一體。
但之前在知道自身的身體狀況后,為了不泄露消息,關羽便第一次將自身的寢帳與議事的軍帳分開。
而被關羽單獨分開的寢帳中,關羽的貼身醫官樊阿正在為關羽熬制著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