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時劉備的隊伍行進速度相當緩慢,一日方才十余里。
這是因為劉備為了保護那十余萬民眾,親自率領一眾將領及一萬精兵殿后。
所以當曹操親率的五千鐵騎到達當陽附近時,最先接觸的便是劉備親自率領的一萬精兵。
或許當時劉備麾下的大軍不算多,但是他的大軍中有著張飛、趙云、陳到等經年老將。
按照劉備的想法,他應該也能抵擋一會曹操的鐵騎。
但讓劉備沒想到的是,他精心訓練的一萬步軍遇上曹操的五千鐵騎,根本就沒有堅持多久,就被徹底擊潰,最后只有他與寥寥十幾騎逃出來。
那一戰劉備敗的那么慘,不是他的兵馬不精良,不是他的部將不勇勐。
實在是曹操的五千鐵騎,在毫無遮擋的平原地帶優勢太大了。
而正是那一戰,讓劉備明白了騎軍這個兵種的重要性與可怕性。
所以他才會在拿下益州后就開始大力整修關中四道,準備將關中當做他來日北伐的主要方向。
關羽見劉備回想起往事之后,臉上的忌憚之色越來越深重,他便繼續說道
“兄長說的并非沒有道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羽亦懂,但是現在時勢不同”
“以前我軍之所以與賊軍野戰時多有敗績,無非就是賊軍憑借騎軍之利,在我軍與賊軍步軍對戰時,賊軍的騎軍或騷擾,或襲后,最后致使我軍招致大敗。”
“兄長也是多年領兵之人,這樣的教訓兄長難道忘記了嗎而當陽一戰時,賊軍的騎軍之利兄長難道也忘了嗎”
“現在不同,羽剛剛才擊潰賊軍的數萬騎軍,在一段時間內,賊軍再難組織起大規模的騎軍。”
“現在是我軍步軍最佳的擊敗逆魏中軍的時機。
而唯有在逆魏騎軍不參戰的情況下,我軍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在廣袤的平原上正面擊潰逆魏的中軍。”
“羽退卻容易,但是羽這一退,無疑就會讓我軍錯過這次絕佳的機會,也無疑就讓逆魏有了喘息之機。”
“縱算來日羽能養好身體,重新率大軍北上,但時機一旦錯過,那么就很難再有了。”
“大漢國力尚弱,若不能把握每一次機遇不斷削弱逆魏的國力,那你我兄弟的夢想何時才能實現”
“羽個人生死榮辱是小,大丈夫當以國家大業為重”
當關羽說完最后一句話后,他已然對著身前的劉備深深一拜。
關羽的這句話道出了他執意不肯退兵的原因。
因為在他看來,目前是一次絕佳的擊敗曹魏中軍的機會。
而這次機會是他這段時間以來,苦心謀劃所得到的結果。
在多日的辛勤培養之下,終于要到收獲果實的時候,現在讓他退卻,他如何能肯
但是劉備面對關羽的下拜請求,他下意識的后退了好些步。
在關羽的解釋下,劉備這才明白關羽為何要執意打這一仗的原因。
劉備承認關羽說的是對的,只是劉備現在還是沒辦法坐視關羽拖著病體去打這一仗。
所以雖然劉備沒有再說出阻止的話,但是他身體的不斷退后,已然表達了他的態度。
而劉備的這副表現亦被關羽看在眼中。
關羽在看到劉備的這副表現之后,反而是他臉上浮現一些怒色。
他都已經解釋的這么清楚了,為何劉備還不懂他。
在氣憤之下,關羽朝著劉備著急的走去。
而關羽每走一步,他的嘴中就發出一句不解
“兄長難道以為我是為了建功立業四個字嗎”
“當年我投兄長時,是兄長教我要一切以國事為重。”
“但是現在兄長怎么忘記這個道理了呢”
“季常不懂我,子成不懂我,我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