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今杜襲擔任的正是衛將軍護軍一職。
曹魏與季漢的護軍一職有所不同,因為早年曹操被許多人背叛過,所以他對于異姓將領很不放心。
每當異姓將領單獨統兵時,他都會派遣一名護軍跟隨在那名異姓將領身邊。
因為曹操最早設立護軍一職的目的不單純,所以杜襲的護軍類比法邈的護軍,權力可謂是大的多了。
法邈護軍的主要職責是察舉將領不法事上奏,有的是監察權,他要想對某些犯罪將領進行處罰,還需要上報糜旸。
但是杜襲的護軍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直接奪取主將的軍權的。
杜襲之前見張遼率領大軍緩慢行軍,這很明顯與曹丕讓張遼快速救援樊城的指令違反,所以身為護軍的杜襲便直接地對張遼問道
“衛將軍當年擊敗孫權,只率百余虎賁,憑著忠義輕甲向前,故能出其不意,連破賊壘,大敗賊軍。
當初我軍是守城方一方,衛將軍選擇主動出擊,現在樊城急需救援,而衛將軍卻讓大軍行動如此緩慢,這是什么緣故呢”
若是旁人詢問張遼定然懶得搭理,但是杜襲的身份特殊,他知道杜襲的疑問很可能是曹丕的疑問,所以他對著杜襲耐心解釋道
“當年孫權大軍遠道而來,而我軍久居城中養精蓄銳,再加上當時于戰場形勢而言,地利在我軍。
所以我軍可以出其不意主動出擊。
但是如今樊城被賊軍圍困,樊城之兵無法外出,樊城外的地利已然不在我軍手中。
現今我軍兵力強盛,糧草豐足,而荊州貧瘠,所以這時候想速戰速決的是賊軍。
從出兵開始,我就不擔心敵人會攻打樊城,因為樊城短時間是無法被敵軍拿下的。
我擔心的是他們會施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以逸待勞,半路設伏邀擊我軍。
如今敵軍士氣高昂,我軍尚未建立營帳固守,若我軍加速前進,會讓敵軍有機可乘。
兵者詭道,善因事變,正此理也。”
當張遼對杜襲這般解釋完后,杜襲的臉上浮現贊許之色。
能多次被曹操委以方面重任的杜襲,當然是知兵之人。
或許他不能如張遼一般做到見識深遠,防患于未然,但他卻是知道張遼故意緩慢行軍肯定是有緣故的。
只是他知道歸知道,有些事他還是要詢問一下,好讓后方的天子曹丕知道。
當天子未親征時,護軍可能擁有著部分臨機專斷的權力。
但是現在天子就在宛城中,那么他這個護軍最大的任務,便是承當天子與張遼之間的溝通紐帶。
現在宛城中的天子及三公九卿,可都是將目光聚集在這場戰役之上呢。
在安撫住“杜襲”之后,張遼才可以順利的讓三萬曹魏中軍按他的謀劃去走。
而在到達偃城之外后,一切正如劉備與關羽所預料的那般,張遼在原先徐晃扎營的舊址上開始讓大軍扎營。
偃城中的孫禮見他苦苦等待的第二撥援軍終于到達,連日來一直積壓在他心頭上的那顆大石頭終于落地。
與樊城不同,偃城并沒有漢軍所包圍。
所以當初在漢水河岸被漢軍擊敗的魏軍鐵騎,有少量逃至偃城之中。
而在那些逃出生天的魏軍騎兵的敘說下,孫禮比曹休更了解那一日在漢水河畔發生了什么事。